扬州画派中的“人间烟火”(组图)2020-05-08
提到“扬州八怪”,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板桥的竹石、李方膺的松梅、边寿民的芦雁、华嵒的山花翠鸟一类。他们都是活跃于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扬州地区的画家,画史有时称其为“扬州画派”。关于“八怪”其说互有出入。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列举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此说较为著名。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人。“八怪”的绘画以写意花鸟著称,其笔意“纵横驰骋,不拘绳墨”,往往“自成一家”(张庚《国朝画征录》)。值得关注的是,“八怪”的山水、人物中不时出现的园林景致清新秀丽、别有逸趣,虽非“八怪”艺术之典范,却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扬州园...
扬州画派:名臣盐商与画家(组图)2020-05-06
提到“扬州八怪”,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板桥的竹石、李方膺的松梅、边寿民的芦雁、华嵒的山花翠鸟一类。他们都是活跃于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扬州地区的画家,画史有时称其为“扬州画派”。关于“八怪”其说互有出入。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列举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此说较为著名。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人。“八怪”的绘画以写意花鸟著称,其笔意“纵横驰骋,不拘绳墨”,往往“自成一家”(张庚《国朝画征录》)。值得关注的是,“八怪”的山水、人物中不时出现的园林景致清新秀丽、别有逸趣,虽非“八怪”艺术之典范,却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扬州园...
清朝光绪时期的瓷器有何特征(图)2016-08-19
自辛酉政变之后,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联合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社会局面相对稳定,封建统治政权得到了暂时的巩固,进入所谓“同光中兴”的历史时 期。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一方面不断出卖国家主权;另一方面则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从光绪元年开始,景德镇御窑 厂陆续为清代宫廷和东西两厂烧制了数量可观的精美瓷器和祭器,使长期不景气的制瓷业稍有复苏。下面Neil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光绪瓷器鉴定特征:1、光绪瓷器鉴定造型特征:光绪瓷器除了沿用传统样式外,新创的器型有官窑荷叶式盖罐和加铜丝提梁的茶壶,以及器体较大的盆、碗、面盆、花盆及“大雅斋”款的瓶、盆之类,制作规整,样式较多...
紫禁城600年 从明太祖谥册看到“宫城一体”(组图)2020-09-25
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紫禁城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岿然屹立了600年。为庆祝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博物院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据悉,作为纪念展之一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9月10日正式于故宫午门开幕,展出的展品中,包括明代永乐“青玉明成祖谥册”,明代保存至今的琉璃瓦的部件、《朱瞻基行乐图》以及清代皇帝大婚时的配置文物等。西雁翅楼展厅主题为“宫城一体”,着重展示紫禁城从明朝开始设计与架构以来所遗存的宫殿文明。午门正楼展厅主题为“有容乃大”,讲述清代各个时期紫禁城建筑格局与风格的变化。从国家博物院收藏的这件《明宫城图》可以大致知道明代的紫禁城结构今...
清代青花瓷的工艺和发展 (图)2015-03-26
清代青花瓷的工艺和发展 清初顺治(1644—1661)朝时间不长,但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大器如炉、大盘、觚等胎体厚重,小器如小盘、碗等胎体则较轻薄。但也有个别器物胎质细腻、致密的,可见糯米状。底釉多白中闪青,有的还略显泛灰,釉层稀薄。青花料应是浙料和石子青两种并用,致使发色有的青翠、有的青蓝。 其中炉的青花发色多显青翠,其它器物的发色多显灰蓝。纹饰多见花鸟、山水、洞石、秋草、江上小舟、怪兽、瑞兽、芭蕉、云气等。大盘喜欢在口沿处画一青花线圈,再在圈内画主体...
郎世宁:紫禁城里的洋画家(组图)2013-03-05
茶具收藏大有乾坤(组图)2017-05-19
古人喝茶非常讲究茶具,常言道“春宜牛眼杯,夏宜粟子杯,秋宜荷叶杯,冬宜吊种杯”。中国人喝茶的传统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茶具则是重要的茶文化载体。潘家园,如同一个收纳各色茶具的宝库,常常可以见到紫砂壶,一粒珠的饱满圆润,康熙宫廷壶的繁缛雕饰,菊瓣壶的清新雅致,牛盖壶的憨态可掬……在琳琅满目的商铺中,也常常可以见到古董瓷壶、主席用瓷,以及由和田白玉、水晶、翡翠、银饰、寿山石雕琢而成的高配置茶壶,极具收藏艺术价值。在展会上,甚至也出现过日本“九谷”茶碗等。紫砂壶 品茗欣赏壶之美一壶如一人,内里有乾坤,尤其是老紫砂壶。古人制壶亦如今人写博,都是表情达意的含蓄方式。鱼化龙壶取材自民间“鲤鱼跳龙门”的传说...
蟠桃集会福寿绵长 这件生动的八仙大碗了解一下(组图)2020-04-14
明代吴元泰《东游记》中的“八仙东游过海”一章,描述了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八位神仙在返回王母娘娘蟠桃会的途中,遇东海巨浪滔天,各显神通渡海的故事。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八仙”题材分为两类:一类为“八仙过海”,描绘八仙齐渡东海的场景;另一类为“八仙庆寿”,表现为八仙迎接寿星的场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的康熙青花釉里红八仙大碗外壁绘“八仙过海”,碗内绘仙鹿与寿星,是将两个“八仙”题材合二为一之作,表示贺寿之意。在这美好的春日,将这件具有吉祥寓意且描绘生动的八仙大碗介绍给观众朋友们一同欣赏。康熙青花釉里红八仙大碗赏析/典藏部 袁旭 康熙青花...
北京东正2015年秋拍推出紫器东来之茶道具专场(组图)2015-10-22
北京东正2015年秋拍丨紫器东来之茶道具专场精品纷呈北京东正201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预展时间:11月17日-11月18日拍卖时间:11月19日预展及拍卖地点:北京凯宾斯基酒店 三层宴会厅北京东正2015年秋拍推出紫器东来之茶道具专场,遴选六十余件精品力图为广大藏家呈现紫砂茶具文化的完整面貌。专场将依次呈现“字里乾坤——紫砂文献”、“正色朱紫——朱泥壶”、“ 御阙琼英——宫廷紫砂”、 “清贵雅趣——明清文人壶”、“古道今传——当代文人壶”、“韶乐新声——壶艺新作”、“巨擘神思——大师顾景舟作品”等七个系列,拍品多经出版著录,各具看点,精彩不容错过。 清康熙文候款扁圆壶 底款:“壬子春...
280块碎片拼出6件官窑瓷 圆明园启动修复1860项目(组图...2019-05-23
5月10日,圆明园“修复1860”项目正式启动。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通过前期考古挖掘,圆明园出土了10万多片瓷器碎片,最久远的已有300多年历史。今年五月底前,圆明园将完成首批6件瓷器的修复工作。目前已利用280多块碎片拼出大致结构。修复完成后,圆明园将进行3D扫描,把瓷器图像收入到圆明园线上数字博物馆。未来,这些修复瓷器成品将在圆明园展出。圆明园曾被称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这座“万园之园”不仅有令人惊叹的雄伟建筑,还收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然而,1860年,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洗劫并付之一炬。“对于圆明园来说,‘1860’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了。园内大量珍贵瓷器被打碎、毁坏。从目前出土情况看,...
梅湘涵书法作品欣赏2009-06-09
书法家梅湘涵,原名李伟,吉林白城人,1971年生,从事专业创作和理论教学研究。攻读艺术史、艺术理论及书法创作。求学于我国著名书法家、学者沈鹏、周志高、熊伯奇、钟名善、刘文华、吴善章、张虎、李刚田、白熙、徐本一、袁波等。其书法作品先后十余次在国内国际书法赛事中获奖并收入《中国硬笔书法家精品大全》、《中国书法大观》、《中国青年书法一千家》、《中国当代书法艺术人才精品大典》等典籍中。为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碑林收藏、刊刻。发表论文、诗歌、散文等二百余篇,为报社、杂志、文集等撰写序言五十多篇。从事书法教学工作15年,应邀各地讲学,培训3万余名学生。 ...
红学家:自有《红楼梦》以来曾冒出63个作者2015-12-02
最近,有媒体报道,《红楼梦》的作者并非曹雪芹,而是明末清初的风流才子冒辟疆(冒襄),并且列举出N多论 据。这个说法在微博上经过一些大V转发后,引起了轰动。金陵晚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南京红学家进行求证。贾宝玉原型是冒辟疆?冒辟疆和曹雪芹,都是大众并不陌生的清代文化名人。冒辟疆是明代四公子之一,复社的重要成员,曾经在明朝危亡关头与友人发布《留都防乱公揭》,指斥阮大铖等祸国殃民的阉党余孽。冒辟疆曾经在南京生活过,结识了秦淮名妓董小宛。明朝亡国后,冒辟疆与董小宛回到故乡如皋水绘园隐居。从大观园的设计原型、水绘园收藏的石头、董小宛的经历、冒家的戏班、董小宛擅长厨艺、《红楼梦》里出现的“如皋方言”等诸多方面,...
毛宁伴侣首见光 盘点曾被同性恋传闻困扰明星(组图)2012-08-09
近日,歌手毛宁到香港为新歌宣传,当记者问及他感情生活时,他直言会尊重伴侣的意见,间接承认已有伴侣。毛宁曾经公开表明自己的性取向,深陷同性恋传闻,下面我们就一起盘点一下那些饱受同性恋传闻困扰的明星。
国宝夜宴图中的潜伏(图)2014-06-30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这是一幅由南唐后主李煜亲手促成的画作,有着非同凡响的绘画表现形式和艺术水准,成为世人公认的国宝——《韩熙载夜宴图》。那么,这幅画作背后到底“潜伏”着怎样的传奇旧事呢? 夜宴中的主角 关于《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作的作者顾闳中,诸多史料中除了“江南人,以善画人物著称,长期担任南唐翰林画院待诏”这一简略介绍外,远没有这幅画作所表现的主人公韩熙载被人们所热议。 韩熙载(902-970),字叔言,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唐朝末年,出身名门望族的韩熙载荣登进士第,以擅...
第四届挖掘·发现中国油画新人展将开幕(图)2014-12-17
第四届“挖掘•发现——中国油画新人展” 展览海报 第四届“挖掘•发现——中国油画新人展”将于2014年12月20日下午3点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美术馆开幕,开幕同时将进行新人展的颁奖仪式。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1月5日。此次展览将展出从全国1000余位投稿作者中选拨出的 160余件作品。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中国油画院举办新人展意在发现新人,拓展潜质,选拔有才情的优秀青年艺术家,为其搭建展示才华展现创造力的平台,创造条件,给予正面的推动与引导。旨在弘扬纯正的油画学术精神,强调所依托的根基与前行的方向,追求正大刚健的艺术品位,从而充实完善中国油画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