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金胜村4号唐墓墓室第4幅屏风画
山西太原金胜村337号唐墓墓室第2幅屏风画
山西太原焦化厂唐墓墓室第4幅屏风画
该竹下老人图中人物手头所指应为云气,而非长啸之气。该屏风人物实系右手高举,指向彩云。这与该地其他唐代壁画中手指云气的形象类似。根据图像的构图要素,该屏风应即狄公望云思亲。
狄仁杰(630—700),唐代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字怀英,生于贞观四年(630),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
秋公望云思亲的故事发生在狄氏赴任并州法曹的途中。《大唐新语》卷六《举贤第十三》载:
(阎立本)特荐(狄仁杰)为并州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近此云下!”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
又《旧唐书》卷八九《狄仁杰传》载:
(阎立本)荐授(狄仁杰)并州都督府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木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伫立久之,云移乃行。
后人遂以“望云思亲”或“白云孤飞”来记述该故事。因上述二则文献中南望”,在《新唐书》中做“反顾”,故该典故又云“狄公反顾”。
《白孔六帖》卷二五“违离”条云:“白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父曰:“嗟予!子行役。”母曰:“嗟予!季行役。”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喜惧之年,靡瞻匪父。”诗有:陟岵陟屺,君子于役,弗忘其亲。此公之谓与?吁嗟乎!孝之至也,忠之所由生乎!望云思亲和倚门之恩是表示远行思亲,并被视为忠孝的行为。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O载:
狄人(仁)杰见白云孤飞,曰:“吾亲舍其下。”人以为思亲事。梁瑄不归,弟璟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复以为思兄事。
黄裳《演山集》卷一三云:
狄仁杰登太行山。南望孤飞之云,感吾亲舍其下,惟其爱亲也。笃,则其事君也忠,及人也恕。是故,唐之基绪不断如线。仁杰果能蒙耻奋忠,安其神器,恤刑爱人,号为长者,然则瞻望其亲之际,则仁之类存焉,是亦充之而已。
狄仁杰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他的上述事迹是否可能在其生时便已出现广泛的影响?史载,狄仁杰生时,百姓便在魏州为其立有生祠。
《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六“贵乡县”条载:
狄仁杰祠,在(黄乡)县东南四里,(狄仁杰)为魏州刺史,百姓为立生祠。
又,《通志》卷七三载:
魏州刺史狄仁杰生祠碑……右张庭珪八分书。
《太平广记》卷三一三“狄仁杰祠”条引《玉堂闲话》云:
魏州南郭狄仁杰庙,即〔狄仁杰〕生祠堂也。天后朝,仁杰为魏州刺史,有善政,吏民为之立生祠。及入朝,魏之士女,每至月首,皆诣祠莫醊。仁杰方朝,是日亦有醉色。天后素知仁杰初不饮酒,诘之,具以事对。天后使验问,乃信。
《新唐书》一一五《狄仁杰传》载:
万岁通天中(696),契丹陷冀州(今河北临漳),河北震动,擢仁杰为魏州(今河北大名)刺史。前刺史惧贼至,驱民保城,修守具。仁杰至,曰:“贼在远,何自疲民?万一虏来,吾自办之,何预若辈?”悉纵就田。虏闻,亦引去,民爱仰之,复为立祠。俄转幽州都督,赐紫袍、龟带,后(武则天)自制金字十二于袍,以旌其忠。
“立祠”,在《旧唐书》中做“立碑以纪(狄仁杰)恩惠”。综合视之,应以“立生祠”,而生祠立有“生祠碑”为准确。这说明在狄仁杰健在之时,百姓便已因爱仰而供奉他,想必其望云思亲故事也在传颂着。
宦游于外,不能忘其亲。在狄公望云的故事中,“云”的主题被赋予了游子、故乡、母亲的意义,明清时期更发展成为“云山图”,成为山水画中一种常见的形式,画面中常常是低矮的山峰,浓重的云雾缭绕其间。在14世纪,云山图开始成为绘画史中一个流行的绘画类型。此时云山图的主要欣赏者是官僚,在官僚公事之余的休闲生活中观看与欣赏。可用来表达对同僚的离情、对父母的孝思、对出仕之前的故乡隐居生活的向往。明代王翰《题望云思亲图》诗便很好地总结了望云思亲的构图及意蕴。其诗云:
草铺平野树苍苍,
游子登临倍感伤。
鸿雁去边生客思,
白云飞处望亲乡。
山遮故国身难越,
水接遥天恨共长。
何日得归盱水上,
一樽春酒寿高堂。
又,明吴与弼《王锦衣望云思亲诗卷》云:
使节驰驱南复南,
高堂华发梦毵毵。
一杯春酒归心切,
指日云边落锦帆。
而用“孤“一片”描述白云,则意在寓示亲人的孤单。如明谢晋《题伊宗启望云思亲图》云:
朝望云兮云孤飞,
幕望云兮无依云
悠悠兮无定山,
嗟游子兮胡不归
却塞裳兮陟岵,
山万重兮霭烟雾。
虽楚尾兮吴头,
水惊渡兮难度。
聊兀坐兮徘徊,
见长干兮日暮。
忽云去兮空山,
我思亲兮如故。
又,明钱仲益《李叙班望云思亲诗》云:
白云一片影霏霏,
孝子遥贍目力微。
定向玉泉山上出,
却来金殿阙前飞。
身同抱日从龙起,
心逐因风傍鹤归。
愿托思亲今夕梦,
蓟门千里觐庭闱。
王翰《望云思亲图》云“不羡梁公为令子,但存忠孝古犹今”,则直接点名望云思亲的主角是狄仁杰,并以之自比。
可见,孤云、顾望以及酒(酒杯)是构成望云思亲的三个主要元素。第6屏的图像内容正与之相吻合,因此可知该屏应即狄公望云思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