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绘多彩画卷 展时代风貌

绘多彩画卷 展时代风貌

2024-11-19 10:20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金色的季节(油画)朱乃正

江孜街头(油画)董希文

挤羊奶(油画)潘世勋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同时也展现出各族人民独特的精神风貌。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呈现了各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蕴含了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美术创作提供的不仅是创作素材,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更宽广的文化视野。少数民族文化对艺术的涵育和滋养,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民族题材美术作品表现的丰富文化资源和精神内涵,可以为世界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提供媒介和载体,对国家形象塑造也起着重要作用。

吸纳民族文化

滋养创作灵感

丰富多彩的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作为新中国美术一支重要脉络,既为“民族”和“地域”美术的研究与创作提供范本,也对民族文化复兴、建构具有中国精神的现当代美术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当家做主,各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美术工作者表现新社会的生动感人的素材。同时,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多彩风情,也为美术工作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众多艺术家将创作目光转向少数民族地区,并在全国掀起了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热潮,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留下了诸多经典的美术作品。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反映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面貌变化,成为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基本趋势。董希文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坚实的绘画技法,创作出反映西藏地区勃勃生机和幸福生活的佳作。《春到西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同时期的优秀少数民族题材作品还有石鲁的《古长城外》、叶浅予的《中华各民族大团结》、艾中信的《通往乌鲁木齐》、黄永玉的《阿诗玛》等。这些作品采用写实手法,感情真挚,造型朴素自然,以反映中华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实际风貌的总基调为主,传达了人民对新生活的向往。

20世纪60年代后至改革开放之初,艺术家们开始重视少数民族生活中因地区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通过丰富多彩的绘画形式,表现其独特的人物形象之美、服装服饰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和生活习俗之美。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艺术家及作品有潘世勋的《拉萨物质交流会》和《挤羊奶》、朱乃正的《金色的季节》、哈孜·艾买提的《木卡姆》等。同时,吴冠中、袁运生、詹建俊等一大批艺术家也纷纷前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写生。这种抒情性质的描绘直到今天仍对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有着很大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不断发展给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都带来了飞速提升,同时也给美术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这一时期的创作趋势,从一直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绘画思潮逐渐转变为对绘画语言、绘画形式的关注与表现。随着创作形式的解放,画家们致力于吸收民族元素来丰富艺术创作,在创作形式和画面内容上有了极大的创新。作品形式、造型特点、色彩表现均不再单纯地反映客观现实,而是更加关注民族地区的文化、精神等内容,艺术家开始探索个性化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例如李伯安的百米巨作《走出巴颜喀拉》,以强烈的黑白对比、富有张力的人物形象和雄壮的笔墨语言,创作出黄河之源的藏族同胞形象。同时期的艺术家还有很多,如韦尔申、龙力游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山乡巨变,大山大水的雄浑壮阔,民族同胞的欢歌笑语,都成为美术工作者们发现美、描绘美、滋生创作灵感的动力,让他们在探索民族与民间文化中完成自身艺术的升华。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