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渔民之劫》之一
关山月《渔民之劫》之二
以写生入画的《三灶岛外所见》中,关山月较为熟练地运用了“新国画”的诸多方法,翻滚的浓烟、燃烧的渔船、落水者的呼号,无一不渲染出轰炸场面的残酷和悲剧性。这幅作品一经展出,就受到简又文的注意,以至于他发出“矧其为国难写真之作,富于时代性与地方性,尤具历史价值”的感叹。
四十余载后,《归帆》中桅杆林立、归帆满载的渔港,关山月以饱蘸温情的笔墨,重塑了海岸线上安宁丰饶的图景。这跨越时空的剧烈对照,正是20世纪中国历史震荡的缩影。在新中国,渔帆高高扬起,矫健的渔民在“帆林”中昂首阔步,他们手中抬起的是象征丰收的渔篮,表明中国人民的生活环境已经远胜往昔。在和平年代,关山月也心系家国海防安全,相对战时饱受炮轰的海面,此时的海滨已有驻守的民兵和军人,这片海岸线因为有他们的守护而显得壮阔且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