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在展览现场欣赏郑慕康的作品《18件上海美专函授作业·人物习作》
在5个个案研究中,郑慕康颇引人关注,当下对其的认识是首批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并以画工笔仕女见长。然而,他也是1920年上海美专西洋画科的函授毕业生。此次展览共展示了18幅郑慕康当年函授学习时的人物油画作业,每幅长37厘米,宽50厘米,一并展示的还有当年老师给他每次作业的打分以及评语。现场很多观众通过郑慕康的临摹追溯其临本的出处,其中就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也有印象派和中国留法画家的作品。足见在上海美专创办早期,函授是很重要也很有特色的教学形式。
王兰若是上海美专国画科1935年的毕业生,展览展出了其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美专、上海新华艺专学习期间、上世纪40年代在潮汕和南洋,以及上世纪50年代走向生活写生创作的作品16件,以此管窥当时国画教育的面貌。蔡谦吉也是上海美专学院制的正式学生。此次展出其创作的多幅描绘西湖、龙华等风景的水彩画,后印象主义风格明显。该个案展现的是上海美专从单纯的临画法向写生法教学转变的探索路径。
还原新中国美术教育历史情境
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形成了新的教育集群,聚集了程十发、江寒汀、俞云阶、哈定等一大批师资力量。学院教育与社会化办学相结合,是当时上海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1959年,上海中国画院附设中等美术学校正式成立,后为“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这为1983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成立,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