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博物馆的探索之路(组图)

博物馆的探索之路(组图)

2019-10-18 11:11 文章来源:凤凰艺术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建筑是一件大型艺术装置   

对于未来的文化美术馆,或广义来讲一座文化建筑,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情?第一是“平衡”,从美术馆建筑来讲,要做多少建筑与其所服务的展示艺术空间,两者之间的关系。虽然美术馆当然是为艺术提供展示空间,可是建筑本身依然要打动人,达到一种平衡的概念。

建筑其实在美术馆的角度,无疑也是另外一件更大型的艺术装置而已。这里的“边界”有两层含义,第一种建筑可以帮助打破边界,协助拓展空间里可容纳、可接受的艺术类型。全球范围内,可以看到艺术界的变化,美术馆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二种是突破人和艺术的边界,打破美术馆高高在上、封闭盒子的概念,拉近人和艺术的距离,空间可以起到这种媒介的作用。譬如,油罐艺术中心的特殊性在于,面对重新改造空间本身,它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多个个体,从设计之初,我们会想到提供多元的空间,不仅对于展示艺术空间的多元性,也包括内容的多元性。

当代,无论是美术馆还是更广义的文化空间,必须要超越自己核心的工作——建筑设计。超越建筑本身,拓展到对城市、对社会环境及大自然的影响。举个例子,位于北戴河的沙丘美术馆,提供的不只是艺术展示和活动空间,其实我们无意识地做了保护沙丘这件事。人类的建设行为给地球生态带来了破坏,那么建造是否可以变成保护而不是破坏,起到相反的作用?值得深思。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