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是什么原因让这把琵琶离开中国 收藏在日本正仓院(组图)

是什么原因让这把琵琶离开中国 收藏在日本正仓院(组图)

2019-10-30 11:28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东大寺献物帐(部分)

光明皇后临《乐毅论》

圣武天皇和光明皇后的年代,中国正处于唐朝中期。当时日本与中国主动进行交流,制度、思想、文化都深受隋唐影响,写汉字、习汉文都成为了日本贵族的修养。正仓院中就收藏了数卷圣武天皇与光明皇后的亲笔汉文书法,其中光明皇后临摹的《乐毅论》一卷,是天平十六年(744年)根据王羲之书法法帖临写而成,启功《论书绝句其五一》中“小卷藤家临乐毅,两行题尾署天平”句,正是歌咏此作,并将之作为当时日本书法“楷书高品犹恪守唐格”的例子。自从推古天皇时期,日本就有了向中国派出“遣隋使”的制度,中国进入唐代以后则称为“遣唐使”。“遣隋使”“遣唐使”制度的存在,使得隋、唐书籍与工艺品流向日本成为可能。这些使者来到中国之后,会借由交易、馈赠的途径获得中国书籍与工艺品。这把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整体具有唐代的审美风格,所采用的工艺超过了当时日本本土的工艺水平,琵琶上螺钿镶嵌使用的贝类又出自南海。故而通常认为,这把琵琶就是遣唐使从唐朝的中国获得,带回日本,进献天皇,从而受到了圣武天皇和光明皇后的喜爱。

多一根弦,大有讲究

这把螺钿紫檀五弦琵琶,顾名思义有五根弦。今天我们所说的琵琶,通常是四弦四柱,竖抱弹奏,和这把琵琶有很大的不同。五根弦,比四弦多了一根,让螺钿紫檀五弦琵琶身上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