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石刻 《诃利谛母龛》 宋代
1990年我两届副县长任期已满,我向市委要求回县文管所工作,市委满足了我的请求。我带着完成“使大足石刻走向世界”的愿望和使命,回到了文管所,是时文管所有职工50余人。开展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筹建大足石刻博物馆,在市委、市府主要领导和市文化局、市编委和财政局大力支持关心下,1990年9月获市编委批准成立县(团)级“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隶属县委、县府和市文化局,正式职工定员60人,我任馆长和党组书记,明光任副馆长,馆内设一室两部和两文物区。至此大足石刻的管理机构由乡级提为县级,职能基本建全,为申报提供了组织保证。接着一边向县“四大机构”领导介绍申报知识和信息,一边积极请求国家文物局将大足石刻列入申报推荐名单。1993年国家文物局将其列入推荐名单,博物馆报送了相关资料,但经专家现场考察,认为条件尚未成熟,而被推迟。主要原因是宝顶文物区圣迹池臭气熏天,摊区杂乱,垃圾乱倒,猪牛圈到处可见,粪水四溢等环境质量太差,博物馆设施也较差。次之是个别专家存在云冈、龙门与大足孰先孰后的考虑。这个“考虑”着实使我急了。便向县委书记郑洪,县长陈怀文分别呈述申报理由:如成功,1,可使大足石刻受到更好的保护,得到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文物保护研究所等部门的更多关注和投资。2,可大大提高石刻与大足县乃至重庆市的知名度。3,可有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从而繁荣经济。还可促进国际交往。4,先於云冈、龙门申报对大足大有好处。5,可节制文物与开发、建设、宗教,旅游间的矛盾发生。6,即使不成功,文物事业得到发展,旅游景观得到改善也值得。并正式请求县委、县府把申报当成大事加强领导。立即得到二位肯定,表示将举全县之力开展申报工作。郑书记要求博物馆首先全力以赴,特别要加强对上级文物、城建部门的请示汇报。陈县长表示立即从财政、规划等方面支持申报。市文化局副局长王川平,文物处长戴渝华等都在重庆和北京为申报奔走。我在馆内开展了“再给大足石刻多套一条保险带,让她真正走向世界!”的申报动员,全馆同志积极性空前高涨,无不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