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敦煌壁画舞姿形象探秘(组图)

敦煌壁画舞姿形象探秘(组图)

2020-03-17 13:46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被誉为中国唐代舞蹈文化中最著名的绝技艺术形象,长期享誉海内外。但关于反弹琵琶最早出现时间和艺术源流一直没有明确答案,也有人宣称“反弹琵琶”是中国人独创的乐舞高峰,是中国舞蹈史上民族艺术的绝技。

我们以长安墓葬石椁线刻画、吐蕃银壶、敦煌壁画三处“反弹琵琶”艺术形象作互参互比,证明来自异域的绘画粉本是敦煌这一独特造型的传播来源,初步释读了这一长期未解的艺术主题。 作者依据近年出土的长安贞顺皇后墓石椁线刻画,指出“反弹琵琶”最早来源为开元二十五年 (737)男性胡人反弹琵琶艺术造型,其从男性舞者转变为女性舞伎的过程,正是从长安皇家艺术吸纳异域外来文化中开启,传播至敦煌艺术工匠创作之中的。

图左:贞顺皇后石椁线刻画反弹琵琶之一 图右:莫高窟中唐第 112 窟反弹琵琶线描图

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是中国唐代舞蹈文化中最著名的艺术形象之一,随着《丝路花雨》等现代歌舞的演出而传播海内外, 学术界和艺术界 一直奉为经典,但唐代画匠创作究竟源自盛唐、中唐何时彰显不确, 没有准确的时期和粉本来源答案。本文依据近年出土的长安贞顺皇后(武惠妃) 墓石椁线刻画,指出其来源为开元二十五年 (737)男性胡人反弹琵琶艺术造型,其不是女性而是男性,修正了原为女性舞伎的说法。“反弹琵琶” 的魅力从皇家宫廷艺术中开启,来自异域的胡人造型是这一不同凡响独特艺术的传播来源,由此可见6—9世纪时期外来文化的吸纳和发展。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