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艺术生的网课怎么上?(组图)

艺术生的网课怎么上?(组图)

2020-04-02 12:10 文章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u=1969410328,246858474&fm=15&gp=0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廖勤在上网课之前,则翻拍了家中的大量画册,形成电子文件发给身在世界各地的同学们。目前他要上3周的人体课,为此他事先做了300多页的PPT。“这个课时量和授课内容,应该足够同学们去消化、理解,之后会布置作业,隔天检查作业,并一对一地进行讲解,一张画一张画地过,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讲透,使同学们能够在理论课的基础上,进行写生的训练。”

没有工具 就地取材

面对没有材料、没有工具的学生,老师们也以鼓励式的教育为主。很多学生回到家里,材料不齐全,有的只有铅笔纸,有的甚至连铅笔都没有。

“材料的局限、环境的局限下,我们应更尊重学生的意愿,他能够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手的锻炼、能够采用什么方式促进自己的思考,就采用什么方式。”熊莉钧老师说,她收到的作业虽然是五花八门的,有铅笔的素描稿件,有水彩的稿件,也有绘图软件的作品图片,但她非常开心,也让她发现了同学们的诸多闪光点。

身处疫情重区的唐骁老师说,美术学科重在实践,和其它学科的线上课程相比,最大的障碍在于无法给予同学们合适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加上现在情况特殊,湖北省内的同学几乎都没办法拿到如颜料、纸张、画布之类的学习材料。老师们针对课程的具体内容想办法做了一些适合线上的调整,“比如三年级的‘艺术文献阅读’课程,我们在前期制作了书单,并下载了电子版,上传到学习通平台上,学生们按照教师安排的任务点选择书目进行学习阅读。三年级的‘室外油画写生’课程我们的应对方案是把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加大理论讲授和梳理的权重,另一部分是要同学们尽量用身边找得到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室内练习,没有油画材料就用其他材料代替,目的是能尽快投入到学习状态中。”

教授网课《水性材料绘画语言研究》的周刚老师亦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他针对同学们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灵活多变的方法,没有带炭笔的同学,可以用钢笔、铅笔甚至毛笔替代,并根据每个同学的不同情况布置不同的作业。此外,他也在帮助学生联系已开业的画材店加急处理,保证同学们正常学习。他激动地说,“经过这次疫情,感觉同学们一夜之间都长大了。”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浮雕基础》课,同学们在家缺少油泥,没有泥塑刀,没有浮雕板,没有雕塑台……课程授课教师李震、姜凡、石鸿杰,急同学之所急,想同学之所想,为同学们发来了一份完整的DIY说明。在老师的鼓舞、启发下,部分同学开始就地取材制作课程需要的材料。有的同学在花坛、田地里去找泥,处理成“油泥”;把合适的笔杆、筷子等日常用品改造成雕塑刀;有的同学全家齐上阵,把家里的柜子改造成可拆卸的浮雕台。教师的投入、同学的积极努力以及家长的支持与协助,共同克服了课程工具、材料短缺的限制,顺利上课。 

线上教“写生”成为最大挑战

如果说客观条件上缺少材料和工具,老师尚可通过调整课程内容和寻找其他材料替代,甚至教授同学自制材料的方式来解决,那么写生课程的线上教学,则是对老师的更大挑战。

罗丹老师这学期要上的是7周的具象写实课程,落脚点在印象派风格的人体写生。面对没有模特儿、没有工具、不能当面讲解的现状,一开始他非常困惑,但在与校领导、系领导及其他科的老师沟通交流后,迅速作了一个较大调整,将课程定位为:以欣赏、临摹为主,了解印象派时期的艺术家,顺带对人体的解剖作深入理解。

“在课堂里,你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包括教室本身的空间环境,你所布置的气氛,这些因素让学生有一个代入感,但现在只能依靠冰冷的屏幕和一个苍白的摄像头,语言的表达效果也不是太好,就显得无力。”罗丹老师一直在考虑该怎么做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他将课程拆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看视频、讲解印象派及技法,配合自己拍摄的一些高清图片,张对张地讲色彩的基本道理,甚至基础到画框、画底的制作。另一部分的临摹工作则放在后面。

面临同样困惑的还有四川美术学院教师王鹏杰,眼下他正在上大一下学期的素描课。素描课的主要内容是半身像、全身像和人体素描。以往上课时,他都是拿手在自己身体上比划,比如这块“形”是怎么长的,这里边肌肉和骨骼的关系怎么样的,这块肌肉叫什么名字,在什么样的运动动作下,它会有什么样的特点,它会扩大还是缩小还是会拉伸等等,就能很直观地表达。“现在就不能这么上,直播的方式,很难那么鲜活地让同学们感觉到,给课程增加了不少困难。”

尽管对着图像的素描和真实在课堂中的写生,完全是两个概念,但同学们分散在各地,没法找人体模特写生,只能找一些结构比较清晰、动态比较明确、适合于训练的图片,作为参考对象来画。王鹏杰老师说,人在动的过程中,他的体积、结构、纹路,包括呼吸、动态等,会给同学们多样的感受,但图片把这些东西过滤掉了,且把人体的很多情感的、情绪的东西给弄没了,鲜活感也没有了,剩下一个僵硬的形体。为此,他在教授画照片的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发挥主动性。“去理解人物的性格,去构建这个人物背景的情况,这个人大概什么职业、什么性格等等。”

廖勤老师所上的人体写生课,前期先以临摹大师的名作为主,这样之后的创作课和生活速写课相对会好上一些。他建议同学们在家对着镜子画一些自画像,如果有亲属,也可以作些尝试性的写生作业。他说,“只要教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有教学的信心,自身对职业的责任,对网络上传授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克服。最重要的是在特殊的疫情之下,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也要向医护人员学习,在同学面前,在学校的整体规划面前,以身作则,尽全力地投入到教学里,站好教学的岗位,使同学安心,使学校放心,全社会共克时艰,度过困难。”

交互缺少 网络卡顿   

没有学生的课堂,缺少师生间的互动、同学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生动的课堂学习氛围。

从采访中,我们得到的最多反馈就是网络卡顿、交互缺少、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广州美院主教工笔人物画的于理老师,最近反映在用超星试课时发现网络拥堵,只能采取调整上课时间和工作顺序来保证教学内容和质量。任珊珊老师说,目前自己包括周围的同事面临最多的教学问题,都是来自于技术平台的不稳定性,直播卡顿、系统延迟、资料上传受限、讨论功能受阻等,制约了教学过程的顺畅进行,影响了教学的节奏感。罗丹老师直言道:“学生们也面临着网络很烂的情况,有些甚至比我的还烂,班上还有两位香港的学生,视频交流上还有一些滞后。”

太原师范学院2019级同学张琨旋、杨清嵩、周楠楠等均表示,线上教学也带来许多不便:不同的课程需要在不同的软件上进行,要反复确认在哪里上课。每天有回复不完的“收到”,以及不断签到,需时刻关注手机消息动态,生怕错过一条通知。也常常出现无法连接网络、视频卡顿的问题,无法及时高效率地学习。

的确,网络不稳定,卡顿不畅,考验着讲课者和听课者的耐性,容易让同学们错过重点,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交互缺少也是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诱因。

中国美院大三同学徐渊就读于艺术管理系,作为偏理论类的专业,授课模式的转变对他而言要小得多。用他的话来说,“解放了课堂对于地点的限制,让上课的环境变得更加自由。”他说,网课作为虚拟课堂,本身就缺乏真实课堂的面对面交互,很多时候学生的问题无法及时地反馈给老师,师生之间也会因为表达限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且注意力很容易被外部环境分散,加之在家本身就易产生一些惰性,因而网课的效率较之面授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画画是老师学生互动特别多的一门学科,老师不在场,有时候画着画着会陷入迷茫,如果有一定的错误,还不能被及时纠正,比如画的大小尺寸、画的材料、画的工具等,这些东西很难清晰地表达,有时候老师讲了一大堆,然而学生并没有听懂。希望疫情早日过去,重返校园和老师面对面交流。”四川美院国画系学生告诉记者。

太原师范学院2019级同学秦伟云、陈丽丽、潘傢鑫等回想前三天上网课时表示,学生与老师间的互动不及时,往往老师提出一个问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学生打字才行,浪费了很多时间。有时候一卡网,就会错过老师讲的重点,而在线上课程中,老师很难知悉学生的听课情况,知道的仅仅是学生的观看时长与发言次数和内容,而不知道上课期间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到底在干些什么,无法及时监督、管理学生,也降低了学习效率。

也有同学反映,长时期上网课,会出现头晕眼花、视觉疲劳等问题。

网络教学是双面的,对于自律、乐于求学者,可以更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受益匪浅。而难于自控者,逃离了老师的“耳提面命”,立刻成为了一批“网课学困生”,难以从电子产品的乐趣中抽离,以致上课分心、精神涣散。

“我们不可能全部视频开着去监控他们。讲课的时候也需要他们静音。”“同学们的听讲情况,老师不了解,不知道所讲的知识点,他是不是领悟和理解了。”“学生在线上的交流反馈,并没有在校园教室内的氛围热烈,隔着屏幕看不到对方,难以确认学生的当前学习状态。”……这也是老师们的心声。

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展示设计专业教师成章恒表示,课堂中会通过肢体语言和绘图示意加深对设计形态的表达,得不到学生的反馈,只能靠教师自己对着屏幕发挥了。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白海认为,网课中较难把握学生在课程中的情绪变化。同时加大了学生对老师示范意图的理解难度,降低了示范的灵活性;而中国画教学中“手把手”这个特点,无法在网课中实现,改画更是不可能。

针对学生的分神问题,陈侗老师介绍道:他们给每个大班都分了小组,实行指导教师、班长、小组长一级级管理,以防止学生出现松弛和懈怠现象。

王鹏杰老师则用投屏的技术把PPT投在直播平台上,以一边播一边讲,同学们发弹幕、留言实时更新的方式,来缩短师生间的交流距离。

充分备课 幽默调味   

两年前就已在智慧树和浙江省教育平台上开设网课、录制过800多个课时的周刚老师,对网课早已驾轻就熟。尽管如此,对他来说,学校开设的网课仍是完全不同的一种体验。

“这里面的操作流程比较繁琐,需要一段时间上手。学校考虑到这些问题,特意给老师们进行了培训,解决了操作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对于还未开始上网课的老师们,他建议首先熟悉直播平台的操作;其次,必须要充分备课,课件要图文并茂,要有课程要求,要有知识点,还要筑牢知识点背后的学术支撑。

“在网课平台上讲10分钟,台下要花将近一天的时间准备。网课需要有非常明确的系统,每个章节讲什么内容,半点都不能马虎,学生在电脑前边听边认真做笔记,有可能还会将课程视频录制下来,作为学习资料反复观看。这种情况下绝不允许教师犯错,这样对教师的要求就十分严格。”周刚老师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网课的第一要求。

再则,课堂中要照顾到每一位同学,每堂课前要点到,确保每个同学都进入了你的课堂。为了使上课形式生动活泼,老师要时不时地提问,与同学互动。除此之外还要有一定的作业量,文字作业、图画作业、考验动手能力的作业都要有。在作业完成期间,要用微信或钉钉等方式和同学进行在线讨论。最后,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要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认真的点评,肯定优秀的部分,同时提出意见,让大家有目标地进行针对性训练。

王鹏杰老师亦持相同观点,他建议,在上网课时,老师的叙述要尽可能地准确,因为这个时候,除了视频直播外,最有力量的武器就只有语言了,得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他走神。

“备课内容要非常严谨且充实,在脑海中多过几遍,组织好语言,讲的时候才能够信手拈来。增加一些比较幽默的、能够调起大家兴趣的语言和小段。不然的话,同学是不可能整个持续地听下来,他的精神肯定会涣散、不集中。”同时,要跟每个同学保持紧密的沟通,经常地提醒他们把阶段图发给老师,并询问他们的情况,让他们感觉到虽然是在互联网的两端,但是老师还是非常关心他们的状况,这样他们就会有认同感和亲切感,也更愿意投入进去。

数据时代 未来趋势   

将日常的教学从线下搬到线上,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20年来没有碰到过的事情,在线教育已然成为教育行业的新风口。“从整个大数据时代来看,网课真的像一个未来趋势。如果流量完全不卡的话,视频上课不是不可以,完全可以做到在家办公。但从我们人类的活动来说,这样的方式始终不能代替人和人之间的一个有温度、有情感的面对面交流。这很矛盾,但也是现实状况。”熊莉钧老师说道。

在王鹏杰老师看来,网络教学的比重会慢慢地提高,特别是理论类和讨论类课程,并非一定得在教室中面对面教授。

廖勤老师说,这种新型的授课方式,或许将来会成为大学授课、远程授课的一种主流教学方式。它相对便捷,消减人们对于空间距离的要求。精品课程应该作为精品资源、共享资源,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通过这个非常时期的线上教学,陈侗老师认为,“也许,我们将比过去更加了解每一位学生,更知道如何因材施教,甚至也会检讨过去教学中的某些缺失”。

成章恒老师表示,当VR课堂的技术更为成熟的那天,网络课堂的互动可能也不成问题。“当课堂环境开放了,老师授课内容和个人学习资料的版权问题,应该如何得到保护”,这也成为诸多老师当下的一点思考。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