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的研学旅行应该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使学生加深对自然和文化的感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遗憾的是,至少在当前,研学旅行的发展离各方期望中的理想状态还有不小差距。
双向选择的研学旅行和博物馆
现阶段,全国共有在校中小学生近1.9亿人,他们就是研学旅行政策的主体受众。但这么多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孩子,很难找出一个共同的模式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而博物馆和研学旅行的结合,由于具有安全、高效、便捷等特点,得到了几乎所有相关各方的青睐。
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交集可谓历史悠久。
博物馆属于文旅部门管理的非营利性机构,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中国境内共有5400多家博物馆,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当中。
博物馆面对的一个很重要的群体就是学生,每一位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在校期间都有过集体参观博物馆的经历。在“研学旅行”的概念被提出之后,博物馆与学生教育就被捆绑得更为紧密了。
近两年,关于博物馆与研学旅行结合的资讯不少。
在《意见》的指引之下,很多地方还建设了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属于教育部门管理,兼顾了一些博物馆与教育基地的特点,能提供综合的研学旅行服务。
这些官方行为代表了一种重视的态度,这样的活动和举措越多,学生们离真正的研学旅行就越近。
研学旅行的未来值得期待
经过了近十年时间演进的研学旅行,出发点毫无疑问是非常好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对此就深有感触。
《论语》中难得地提到过一次孔子在课堂上给弟子们上课的场景——孔夫子口吐莲花侃侃而谈,然而宰予酣然入睡,老夫子气得大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看起来不喜欢老老实实坐在室内上课是古今很多学生的共同特点,孔老夫子带领学生四处游历时,似乎传授课程的效果更好一些。
教室之外的教育已经被更多人所重视,研学旅行未来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好。
那么在其发展还不太成熟的现在,面对当前还有些良莠不齐的研学旅行活动,我们应如何准确区分呢?简单说,把握住两点即可。
第一,看是否以营利为目的。
《意见》中明确指出了研学旅行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公益性原则。公益性即要求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还要减免费用。
拿公益性原则作为照妖镜,很多伪研学旅行一下子就露出了狐狸尾巴。“将近两亿用户群体,哪怕每人每年研学一次,一个人挣100块钱,市场规模已经足够让人心跳加速!”那些激动地按着计算器兴奋于市场钱景广阔的人士,未来必将被驱逐出这个领域。
第二,必须要有学校与教师的深度参与,突出课程特点。
研学旅行是一个综合实践课程,不是单纯的旅游!举个例子,一家有资质的机构,和相关学校周密协商之后,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把河南的学生组织到上海,把上海的学生组织到河南,进行双向的研学与交流。
河南学生到上海参观科技馆、博物馆,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开展专题讲座讲述海派文化,之后再安排学生游览迪士尼乐园,邀请运营方详细讲解迪士尼在全球的发展与运营情况。
上海学生到河南之后参观殷墟博物馆、文字博物馆,听专家讲述夏商文化与汉字演变,到少林寺感悟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到开封感触清明上河图景致再现,追忆大宋王朝的富庶与繁华。最终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一篇相应主题的论文。——这样的研学旅行自然是比较优质的形式,也是研学旅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