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逸笔草草间遇见泼墨仙人 台北故宫聚焦梁楷蔡襄(组图)

逸笔草草间遇见泼墨仙人 台北故宫聚焦梁楷蔡襄(组图)

2020-11-04 10:02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梁楷名作《李白行吟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馆藏  非此次展品

对于梁楷减笔的背景,艺术评论人顾村言在多年前的《逸笔草草且淋漓》一文中写道:

梁楷早期并非简笔,他的画院待诏功底从《出山释迦图》用笔的精妙是可以见出的,《出山释迦图》为绢本,描绘的是经过长久修行仍未悟道的释迦出山的情景,人物构图精细严谨而近于写实,衣纹线条“钉头鼠尾”特征明显,画作左侧树下的山石上有“御前图画梁楷”款。另一《雪景山水图》,山石线条如《出山释迦图》的衣纹,硬而尖锐,皴如钉头,置之宋代李唐与马夏间亦毫不逊色。分析梁楷之所以转为减笔的原因,除了人生际遇的改变,似乎还应当明白老庄思想的渊源及当时的文人画产生的背景。所谓逸笔,其实正传承了真正中国文化美的核心——“朴素高逸之美”。对于梁楷这样的心性自在之人,减笔或逸笔是一种必然,而此前的繁笔与工笔正是为了以后的减笔,所谓“绚丽之极,归于平淡”。逸者必简,“减”与“简”,正与朴素相对应,“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更是道尽了其中的三昧,“正是在这样的思想下,中国艺术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崇尚朴素的风格,与印象派之前的西方艺术偏重于外在形体是不同的,中国艺术最高境界其实是表现作者的主体精神,能真正表现具有大美的创作者人格,方为真正的艺术,宋代欧阳修提出“古画画意不画形”后,东坡首次提出“士人画”这一概念,都是背景所在。苏轼在《跋宋汉杰画山》中云:“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