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跨越千年的赏石风尚是如何形成(组图)

跨越千年的赏石风尚是如何形成(组图)

2020-12-09 09:54 文章来源:文汇报   作者:林雪琼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51205_p15

苏东坡对于奇石的偏爱,从他留下的与石有关的诗篇便可略知一二,如《咏怪石》 《双石》 《醉道士石诗》《文登弹子涡石》《仇池石》《壶中九华》《怪石供》《后怪石供》等。因得“雪浪石”,苏东坡更是将其斋室命名为“雪浪斋”,并作文《雪浪斋铭》:“予于中山后圃得黑石,白脉。如蜀孙位、孙知所画石间奔流,尽水之变,不得白石曲阳。为大盆以盛之,激水其上,名其室曰‘雪浪斋云’。”

另有杜绾 《云林石谱》、渔阳公《渔阳石谱》、常懋《宣和石谱》等石谱专著,载石品诸多,各具出产之地,采取之法,详其形状色泽,而第其高下,同样甚得赏石之妙趣。

奇石之要,在“瘦、漏、透”。其中“瘦、漏”关乎形态、轮廓,“透”则是以穿洞、窍穴呈现,所谓“瘦骨拔凛凛,苍根漱潺潺”,如是也。诚然如斯,文人赏石之癖,盖因奇石本为天地灵气所钟,其“瘦、漏、透”如微观宇宙洪荒,又似地骨云根,有千岩之秀,而“嗜石成癖者”,则随情率性,坐看山水,冥思脱俗,得荡涤心尘。

如白居易“嗜石适意”,苏轼“观相释我”,又“舍石释幻”,米元章“袍笏下拜”等,俱是“石不能言最可人,以此悦有涯之生”。隐有微光的“石孔”中化迹的“自然世界”,或许正是他们所求而不得的“桃花源” “小洞天”。

“赏石”之妙有别,画石之法同样技法繁多,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等诸名家以“石法”与“皴法”结合,所作“石画”各自精妙。

而中国古代绘画中,奇石亦可谓历代画家尤其是文人画家颇为钟爱的一大母题。关于“石画”的名作,除《十面灵璧图卷》外还有不少,例如苏东坡《枯木怪石图》、王学浩《寒碧庄十二峰图》、郑燮《竹石图》、孙克弘《文窗清供图卷》、石涛《松竹石图》等,“元四家”也皆有以“赏石”为题之画作。即便在近现代画坛中,仍不乏吴冠中《狮子林》这样令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以“太湖石”为物象表达气韵、筋骨。

画石,犹“纸上岩骨”,需要在纸上画出石头的筋骨雄浑。恽寿平《南田画跋》中有言“董宗伯(董其昌)云画石之法,曰瘦、漏、透,看石亦然。即以玩石法画石,乃得之。”董其昌《画禅室论画》中,也云“昔人评石之奇,曰透,曰漏,吾以知画石之诀,亦尽此矣。赵文敏(赵孟頫)常为飞白石,又常为卷云石,又为马牙钩石,此三种足尽石之变”。为了尽现奇石的形态、筋骨、肌理、气韵,绘画技法需要跟上。事实上,奇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画面主体或独立构成,与中国古代绘画史的发展不无关联——随着山水画的全面发展,山石的具体画法趋于全面,勾皴点染兼备,奇石形象慢慢从人物画或山水画的背景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绘画题材,此后更发展至山水画之基石。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