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西晋瓯窑青瓷狮形烛台
图2所示为温州博物馆收藏的西晋瓯窑青瓷狮形烛台,高8.6、长12.5、宽6厘米,1965年温州市区太平岭出土的。狮形器是瓯窑断代的标准器之一,主要见于三国吴和晋代。它作跪卧狮子造型,身躯肥胖,昂首挺胸,颌下有须,两眼圆睁,背毛纷披,腹部两侧刻有云状羽翼,尾如蒲扇紧贴臀部。背部置一短短的圆形插管,与中空的腹部相通。通体施青黄色釉,匀净晶莹,利用捏塑、浮雕、刻画等技艺,生动地塑造出狮子在威风凛凛之余所显露出来的憨厚之态。西晋的青瓷狮形器,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前述背部带短管的狮形器,最为常见,其也往往被称之为狮形辟邪或辟邪。第二种是背部带长管的,背部的中空管子可高达20厘米。第三种则是特殊的狮形器,有三联长管狮形器,长管呈竹节状,三只狮子以120度的夹角将尾部黏连在一起;也有头戴高帽的胡人形象的狮形器(胡人骑狮器),高帽或中空,或封闭;还有多孔(四孔)狮形器等。
南朝时烛台式样较为丰富,有狮形、单管、双管、四管、荷花形等,其中管状烛台在福建地区流行,上有弦纹长柄,柄上端是敞口碗形,碗中有烛座。而到了唐代,烛台仍以陶瓷材质为主流,其底座常刻有精美的花纹。唐代的瓷烛台以唐三彩最为著名,而这时的白瓷烛台则以单筒管状中空式烛台为主,烛台无论在品种、数量或质量上都超越了前代,造型和装饰充分体现出大唐的气派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