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河南春晚上的一支《唐宫夜宴》舞,让一群“唐朝胖妞儿”成功“出道”,圈粉无数, “大唐第一女团”名号当仁不让。《唐宫夜宴》灵感来源于唐俑,节目最大程度还原了唐三彩乐舞俑的真实形态,包括妆容、服饰、仪态和道具,也让大家认识到了唐俑这种艺术的古老魅力。
每个时代对于美有不同的理解,有各种此起彼伏的风尚,而唐俑对这种时代风尚也有着生动的诠释。
“以胖为美”是人们对唐朝最大的误会
舞蹈演员对身材要求极高,而《唐宫夜宴》的创作团队却为“怎样才能胖得自然”伤透了脑筋,最终,团队选择在嘴里塞医用脱脂棉球来让演员们的脸完美地“胖”起来,又用海绵假体衣让身体“胖”起来。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群“胖萌”的唐朝姑娘,穿着宽大飘逸的唐三彩色样纱衣,一颦一笑,仿佛从古画中走出来,展现出别样的风韵。
如今,说起唐代的审美,人们总会想到 “以胖为美”,以至于“胖”成为了唐代的标志性符号之一,那些为减肥困扰许久的姑娘们只恨自己没能生在唐朝。
提到唐朝的“胖”,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名词叫做“环肥燕瘦”。还有人认为正是因为“肥”的杨贵妃受到唐玄宗的青睐,从而影响了唐人对美的追求。
然而事实上,在唐代官方史料以及唐人文学作品中,都没有关于杨贵妃“肥”的描写,五代人和宋人所修的《新唐书》和《旧唐书》的“杨贵妃传”中也只是用“姿色冠代”“资质丰艳”等语焉不详的词汇来描绘。这里的“丰”,可以理解为丰满,而绝非胖。杜甫《丽人行》中形容杨贵妃说“肌理细腻骨肉匀”,李德裕《柳氏旧闻》里,正宠爱着杨贵妃的唐玄宗给太子选妃,让高力士“选人间女子细长白者五人,将以赐太子”。细、长、白,三项标准,无论哪一条都和胖相距甚远。再者说了,杨贵妃也是个擅长歌舞的女性,大约并不至于肥胖。
如果仔细审视出土的唐女俑形象,我们会发现,以清瘦为特点的唐俑普遍存在,尤其是唐初,修长类型几乎是全部陶俑的特色;至于说丰腴形象为杨贵妃开创,杨贵妃表示:这个锅我不背,事实上早在杨贵妃出世之前,女俑中已经充斥了丰腴形象。
唐代女俑的形态可以分为五大类型,分别是呆板清瘦型、修长匀称型、丰腴圆润型、臃肿厚实型和病态纤弱型。第一类呆板清瘦的女俑主要在唐初高祖至高宗时期,反映了唐初以清瘦为主的审美取向。实际上,在唐以前,女性主要是以纤瘦为美的,汉代的纤弱清瘦之风在魏晋时期依然盛行并一直延续到隋末唐初。作于贞观十四年的《步辇图》中几位为太宗抬辇、举扇的宫女被刻画得极为精细,身材纤瘦婀娜,从绘画的角度反映了当时对女性体态的审美取向。
第二类匀称修长型女俑主要出现在高宗早期至玄宗早期,尤其高宗中晚期至武后时,这一时期是唐文化的初步发展期,女性审美已经和唐早期有了一些变化,没有呆板的娇弱无力感,大多比例匀称,给人一种清新干练的感觉。
第三类珠圆玉润型女俑多见于武后执政至唐玄宗开元盛世期间,即盛唐时期。女俑形象大多呈现出一种丰腴圆润却不失矫健灵活之美。这也正是给人造成唐代“以胖为美”错觉的原因。然而,即便在盛唐,胖也不是审美的标准,健康、开放的审美风潮才是主流。《旧唐书·外戚传》记载,“(太平)公主丰硕,方额广颐,多权略,则天以为类己”,由此可见,最迟在武则天执掌朝政前后,唐代女性审美已经偏向于丰腴。
厚实臃肿型女俑形象主要集中在安史之乱至代宗时期,即8世纪中后期。随着唐朝国势渐衰,那种自信、大气之风已不再,盛唐时期的丰腴延续下来,就变成了厚重甚至臃肿的趋势,有些女俑身上可以看到大腹便便感,美感和艺术价值都不如盛唐时期了。
纤弱病态型女俑出现于8世纪末到9世纪中期,数量比较少,这一时期社会由兼容并包转向闭塞自守,审美也有向清瘦回归的趋势。
时尚圈有一句话古今通用,那就是——时尚是个“圈”。历时近三百年的唐朝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并不能简单地用“以胖为美”概括,而是经历了由魏晋以来纤瘦之风向盛唐丰腴美艳的过渡,安史之乱后又由丰满向纤瘦回归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