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 迷城 纸本设色 180×145厘米 2019
二、立足传统,自然生发
从我个人创作经验及前辈、同仁的状态来看,整体上,我们还是倾向于对传统保持一种长效的尊重与发扬的精神。画家对本民族的文化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否则他的创作就是无源之水。文艺在东西方各有不同的路径,但是最终的目标还是一致的,那就是看似最直白、质朴的“真善美”。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关于“真善美”的认知和理解,本身即是一个充满哲学意义的活动,在不同的文化、地域中会有着不同的倾向,在解读上也会有各自的逻辑。山水画的视野不能自我封闭,唯有开放的姿态才能发展繁荣,传统和时代精神是需要坚守的,在坚守的同时,我们需要开放地面对其他的文化和艺术。做个比喻,山水画创作如森林里的树木,传统文化就是土地,阳光雨露是外界生长条件,树木一定要深深扎根在土壤中,才能得以滋养成长,吸收了阳光雨露,树木会长出树叶,会开花结果,这就像每个时期的文艺作品。到了秋天,落叶、果实都会落到土地上,日积月累成了厚厚的腐殖土,反哺增强土地的肥力,又成为土壤的一部分,循环往复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现代的创造将成为以后的传统,周而复始推动山水画不断地向前。
事实上,山水画发展本身即说明了这一问题,无论是历史上的山水画还是近现代以来,它一直在变,特别是近一百多年来,更是一个跟外界相互融合的生存状态,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的窘境,并非中国特有,在西方同样也面临这个问题,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对传统艺术有一定的消解作用。传统艺术是经典的、是不可复制的,当代社会多元共生的文化环境也挤压了传统艺术的生存空间,面对大众消费,传统艺术的路子越走越窄,我认为山水画作为传统艺术,不应该只坚守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而是需要主动迎接新的文化语境,立足传统,根据自身的逻辑自然的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