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史论 > 浙江大学宋画国际学术会议:发现宋画之美(组图)

浙江大学宋画国际学术会议:发现宋画之美(组图)

2014-12-09 14:20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首先,从一般所认知的佛传中可知,释迦在六年苦行后,因领悟到折磨肉体对于修行无益而出山。但是,为何要描绘“出山释迦”的主题?在这段故事当中,选取了哪一个场景来描绘呢? 对于苦行释迦形象的接受,必然以肯定苦行为前提。然而,在印度的经典与佛传当中有不少认为苦行无益的记载,相对于此,在公元二世纪左右汉译的《修行本起经》当中,并不否定六年苦行,并认为经由苦行而成就第三禅,其后成就第四禅而成道,成道后眉间放光并降服魔鬼。三世纪由支谦汉译的《瑞王本起经》,乃是承袭《修行本起经》改作的佛传经典,其中进一步将苦行联系到成道的结果。经由六年苦行从第一禅到第四禅,赶走魔鬼后成道。以上最早期的汉译佛传,对于包含禅宗史书的中国佛传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现存作品中可以找到不少《出山释迦图》。这些作品以水墨描绘,根据上述佛传,选取了在星光闪烁的夜晚出山的场面,成为主流。由于与禅僧修行的姿态一致,可说采取这样的场景是当然的。但是,仔细观察其描绘,与其他的禅宗画题不同,在表现上几乎看不到典型的“面貌细笔、衣纹粗笔”的简略描写。而可以看见并用淡彩(克利夫兰美术馆本·痴绝道冲赞),或以浓墨描绘轮廓线(弗利尔美术馆本·西岩了慧赞)等,令人联想起着色画的作品。

  将焦点转移至着色画的话,其中的代表作当然是梁楷的作品,然而,实际上在《十六罗汉图》、《五百罗汉图》当中也可见到一些相同姿态的罗汉。南宋末至元初所制作的泉涌寺《十六罗汉图》,以及波士顿美术馆《十六罗汉图》也具有相似的画风,上述两件作品中都可见到释迦为其他罗汉所包围且正在说法的场景。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