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人提起“学院派”,从字面上及一般人理解,是指接受过正规且完整的教育的人。与没有接受过完整美术教育,多以自学或者私承师门方式进入学术圈的“自生派”有所区别。
但这种俗称的“学院派”,却与美术理论和美术史上的“学院派”或“学院主义”关系不大。严格传统意义上的“学院派”,始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17、18 世纪在意、法等流行。 Academy of Fine Arts(美术学院)、 Academism(学院派、学院主义)最早源于希腊,现已成为美术学特定词语,被国内美院沿用。在美术史上,“学院派”是一个贬义词,这一画派对题材、 技巧及艺术语言严格规范,以宗教题材为创作,僵化保守、反对艺术革新与创造,反对表现现实生活。
19世纪末,“学院派”受到印象派及其后近现代艺术诸流派影响,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在欧洲与西方呈日渐式微之势。但后来在当时的俄国得到发展。19世纪 60年代,以克拉姆斯柯依、盖依、彼罗夫等画家为代表,俄国一批美院学生退出只准画宗教题材的皇家美术学院及其“学院派”,进而研究创作现实主义及“批判 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发展成为“巡回画派”,逐渐取代皇家美术学院的“学院派”,成为艺术界公认影响深远的俄罗斯学派。20世纪50、60年代,俄罗斯学 派传入中国。受其影响,中国的美术学校、艺专、美院形成最早的“学院派”,并出现了两种美术办学思想,一种是以徐悲鸿提出的主张欧洲古典素描、色彩为基础 的教学方式,另一种则是林风眠主张的发展近现代、当代艺术的新观念、新思潮。至当今,许多美院又形成今天新的“学院派”,排斥“巡回画派”和20世纪 50、60年代中国的“学院派”,倡当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当代流派形式,这恰恰是17、18世纪意、法等“学院派”所强烈反对、排斥的艺术。进而,现在 的“学院派”,完全不同于美术史、美术理论上所指的17、18世纪的“学院派”,彼此所持的,是两种相反的艺术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