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端廷
自文明社会诞生以后,人类就是体制化的动物。艺术家是以艺术创作者的身份生活在体制中,并通过艺术创作与体制发生关系。在人类历史上,艺术与体制的关系有时融洽有时扞格,但大多数时候艺术会走在体制的前面,充当破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的先锋角色。从本质上说,艺术永远是为政治服务的,问题在于,它服务的是什么样的政治。当艺术与政治的目的并行不悖时,艺术与体制的关系就是和谐融洽的;否则,二者之间就会对立不睦。在封建帝王时代,艺术主动或被动地充当了专制政治的附庸,由于艺术家没有自主独立意识,其艺术也就成了为皇权服务的工具。在今天的西方社会,自由的艺术与民主的政治相互依存,共同推动造福于大众。
作为一个西方当代艺术研究者,基于这些年对西方社会和当代艺术现状的考察,我认为当今的西方艺术处在一种政治、学术和市场一体化的体制中。回顾西方现代艺术发展史,我们知道,它也曾经历过一个艺术与体制之间剧烈冲突的时期,这就是现代艺术史的早期,亦即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盛行的19世纪下半叶。当时的法国处在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制度过渡时期。在艺术领域,以皇家美术学院为代表的官方艺术占据着艺坛统治地位,新兴的以现实主义和印象派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对固有的政治体制和艺术秩序发起了挑战。1855年库尔贝在巴黎世界博览会展馆外自办个人画展,1863年巴黎沙龙展之后举办“落选沙龙展”,诸如此类的事件和现象都标志着官方学院派艺术与民间自由派艺术的尖锐对立。马奈在“落选沙龙展”上展出的《草地上的午餐》不仅遭到法国社会保守势力的攻击,还受到国王拿破仑三世的斥责。民间自由派艺术与官方学院派艺术的对立,表面上看是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不同,就其本质而言是新艺术与旧体制的矛盾。那时的法国艺坛存在着两种艺术评价标准,一个是官方学院派艺术评价标准,另一个是民间前卫艺术评价标准。更重要的是,资产阶级的大规模崛起导致了艺术市场的兴起,曾经作为教堂、宫廷贵族专属品的艺术开始走进规模庞大的中产阶级家庭。商业画廊在欧洲各国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反过来又促进了前卫艺术的繁荣。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化的艺术就是民主的艺术。从专制制度向民主制度转换,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而艺术自身也在这一历史转换的进程中扮演了推动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