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高价的幽灵
“我曾经问苏富比[微博]当代艺术部主管罗耶(TobiasMeyer),为何美国艺术家马克·罗克斯的画价曾在9年之中上涨9倍?他的回答是:因为收藏他画作的人的财富,在过去10年中增长了9倍,而新的藏家又源源不断涌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巴克说。
巴克的这句话,颇具意味地阐明了艺术品价格背后的真正动因。书中屡次提到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性的故事:1987年11月,澳大利亚的阿兰·邦德在与苏富比达成特殊约定后奋不顾身竞价,以5390万美元的价格拍下了凡·高的《鸢尾花》。在此之前,邦德与苏富比已经达成交易:只要最终报价高于5000万美元,他们就把一半的钱借给他。但最后,邦德依然无法拿出钱来支付。最后,这幅画以4500万美元转而卖给盖蒂博物馆,差额由邦德补足。
这件没有最终成交的艺术品,依然激起了连锁反应。看到《鸢尾花》卖出高价,巴黎交易商杜朗鲁约的后人立刻将德加的《洗衣妇》送到伦敦拍卖会上。随后此画在1987年的拍卖会上以1370万美元的价格创下了德加的拍卖纪录。在艺术市场上,有这样一条规律:抬高一个艺术家的最高价格,已被证明必然导致这个艺术家的其他作品,甚至这位画家的对手身价的上涨。
苏富比在《鸢尾花》交易中扮演的角色在1988年浮出市面,媒体指责拍卖行扭曲了艺术品市场的真正价格。但拍卖行认为:为买方寻求借贷并没有错。巴克还在书中指出,不光苏富比,很多拍卖行都为买方提供借贷服务,抵押物则是拍卖行即将上拍的这件艺术品本身。巴克也写到这样的事实,这样的做法有时还会让拍卖行承受坏账的损失。
拍卖行为买家提供借贷,究竟是否合理,有可以辩论的空间。但客观事实是,诸如此类的做法的确推高了艺术品价格。巴克指出:从1987年12月至1990年5月,苏富比的艺术指数表明,印象派作品的价格增长了153%。为市场推波助澜的还不光是拍卖行,银行和保险公司也参与其中。《名利场》一书向人们透露:上世纪80年代,纽约的花旗银行和上世纪90年代的伦敦劳埃德公司在其中充当了先锋角色,他们为艺术品提供的贷款额度通常相当于所抵押艺术品价格的50%。在此期间,艺术品价格攀升到了20世纪价格纪录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