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广州当代艺术为什么这么野

广州当代艺术为什么这么野

2015-02-17 16:59 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在这次展览中的第四单元“转换”中,以广东当代艺术中心作为此次当代青年艺术生态考察展的一条机构线索,从艺术中心这一开放的载体出发,探索艺术家在空间和时间之中发生的各种“转换”,“思考青年艺术家在聚集的工作室区域内所产生的思维、创作的交流碰撞与改变;也尝试通过中心的国际艺术家交流平台,关注在外的广州青年艺术家于不同新域下的形成的转变与新的可能性。”

  广东当代艺术中心在上一年底才成立,作为目前国内少有的、直接以当代艺术命名的艺术机构,它的创建无疑填补了广州在当代艺术机构方面的空白。由“广州第二棉纺厂”改建而成的空间,拥有8000平方米的展示和存储空间,此外,还开辟了26个艺术家工作室,形成部落式艺术家的聚集地,“现在已经有22个艺术家入驻,有三个国际艺术交流工作站,另有一个当代艺术文献库。”广东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黄子龙说道,“艺术机构选择艺术家与艺术家选择艺术机构是同样的道理,要选择好的艺术家,必须提供的平台真的是一个理想国,达到他们的要求,他们才会过来;反过来,我们中心对艺术家的挑选也特别严格,记得第二批艺术家进来的时候,我们通过很多老师的推荐,去考察了20多位艺术家,后来才选了一位。”

  作为带有半机制性的艺术家聚集地,在艺术家徐坦看来,“机构与艺术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艺术家的成长需要机构提供平台和机会。一方面,不同实践群体的加入让机构更充实,并拓展机构的工作区间和领域;另一方面,机构的工作会带来某种程度上的机构化,即“体制化”,从一般的角度而言,大家也许会觉得“体制化”会带来某种艺术类型或者艺术制度的固定化,相对不太利于艺术家的成长,但在我看来,体制化或者机构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只是这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过程,体制化是一个需要。随着青年艺术家的加入,会为体制化增加活力,会对体制化产生影响,他们会让体制往一个优化的方式发展,往灵活、弹性的工作方向发展。我想这个是对于机构跟艺术家之间互为生成,互为拓展的,青年艺术家的介入为机构的工作范畴的打开提供了契机,但是艺术机构的存在本身又为艺术家的成长提供了后盾。”

责任编辑:李亮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