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拍品真假难辨、鉴定专家不靠谱、拍卖公司免责条款护身……种种乱象让艺术品拍卖行业在神秘之外,又是风险重重,甚至出现书画打假越打越多的怪现 象,在其中摸爬滚打的收藏者谁没有一段“辛酸史”。随着国内艺术品投资不断升温,拍假也呈现出了高价趋势,由此导致的纠纷愈演愈烈。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 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建议尽快修改《拍卖法》,建设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引来各方人士的关注。
拍假、假拍乱象滋生
“古玩市场上90%都是赝品,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不仅如此,90%的拍卖公司也拍假了。”书画收藏者老王如此描述当下艺术品市场赝品泛滥,“有信誉的大拍卖公司赝品纠纷相对要少,而一些小公司、小拍则几乎是全军覆没,预展上一看满眼的假古董。”
早在2008年,一位上海收藏者在拍卖会上花230万元购得吴冠中画作《池塘》,之后经吴冠中先生本人认定该画系伪作,收藏者随即将拍卖公司和卖家告上法庭。然而,由于不能证实拍卖公司及卖家事先知晓该画作系赝品,法院根据《拍卖法》免责条款驳回了收藏者所有的诉求。
这场假画官司当年在收藏界引发地震,因为当时人们还不太相信大拍卖公司的高价拍品竟然也会出问题。而近两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天价拍品真伪争议 变得层出不穷,比如齐白石《松鹰图》、黄庭坚《砥柱铭》、苏轼《功甫帖》等都是著名的亿元拍品。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升温,天价名人字画成为拍卖会上的真 伪纠纷重灾区。
一些藏家重金买到假货后不甘心承受经济损失,于是千方百计寻找一些渠道为自己的藏品“洗白”,以求日后能转手出去。 还有人想方设法出书、上电视,甚至“假拍”,比如某拍卖公司在拍卖前就被画家本人告知拍品系伪作,但最终拍品还是照样上拍并高价成交,业内人士揭露买家其 实就是拍卖行自己,目的是留下成交纪录,等风头过后再以真品的面目出手。
所谓文化公司、展览公司等“李鬼拍卖公司”更是利用了收藏者“以小博大”、“一夜暴富”的心理, 以虚假的天价鉴定和帮助境外拍卖等为诱饵,向藏家骗取高额服务费用。
2014年5月,央视“焦点访谈”曾揭露了广州佳昊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古今通宝展览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等进行高价虚假鉴定,以境外拍卖为借口骗取高额服务费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