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杂项 > 花鸟画的滥觞:原始绘画中的花鸟、鱼虫、走兽(组图)

花鸟画的滥觞:原始绘画中的花鸟、鱼虫、走兽(组图)

2015-09-08 14:21 文章来源:99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4.jpg


原始绘画中的“白描”花鸟作品

随着原始农耕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经济演进为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中国在距今约一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持续至约四千年前。这个时期,中华大地上的华夏先民创造了璀璨的新石器文化,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绘画作品,原始绘画也进入其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原始绘画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有陶画、岩画、壁画、地画、石画、木画以及其他物体上的雕刻艺术,而花鸟、鱼虫、走兽形象主要集中在岩画和陶画之中。新石器时代岩画以阴山岩画为代表。而在阴山岩画中,野牛和麋鹿形象最为普遍。作为新石器时代新出现的绘画形式,陶画也常常将花鸟、鱼虫、走兽作为表现对象。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纹样中,鱼形、鹿形、禽类以及植物的形象已极其常见,而且十分生动。尤其是叶子与花朵,有迎风招展之姿。更令人叫绝的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刻鸟纹,把鸟羽的细毛也表现了出来。

在花鸟画的创作实践中,线描是锻炼造型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又称白描。在线描作品中,画家用长短粗细不一、疏密刚柔不同的线条表现花鸟、鱼虫、走兽的形神。在原始绘画中,我们可以找到大量有关花鸟、鱼虫、走兽的“白描”作品。

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钵上的线刻图形可谓是新石器时代绘画中的“白描”精品。这些图形形象朴拙可爱,线条细致劲挺,形神兼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中的猪纹陶钵上的两个猪纹是这类作品的代表。陶钵长21.2厘米,宽17.2厘米,高11.6厘米。钵体较大的两壁上各刻有形象相同的猪纹,有长长的嘴、圆睁的眼、直竖的双耳、下垂的尾巴、行走的四肢。这似乎是一只正在发怒的猪。猪纹形象逼真,口、鼻、耳、蹄及尾巴轮廓分明,连背上的鬃毛也根根直竖,颇具精神,给人的整体感觉是神态可爱、动态明显。值得注意的是,猪身中部饰有重圈纹,前后饰有双叶纹。这是岩画中所没有的表现手法,它体现了河姆渡先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别样的艺术审美思维。这幅猪纹钵上的“白描”作品线条流畅,波折自然,十分古朴。这种纯粹以线刻进行艺术创作的方法喻示了花鸟画线描技术的萌芽。

另一件黑陶敛口钵残片上所刻的“稻猪图”是又一幅令人拍案叫绝的原始“白描”作品。一束稻穗下部呈现捆扎状,由中部而上呈对称之姿。左右各有七穗,颗粒饱满,微微倾垂,似有微风吹拂;中间则是挺直的芒,精神百倍。长线流畅有力,极具韵律之美,和表示稻谷的点画形成鲜明的反差。猪纹虽然只残存后部,但造型准确,似乎可见猪之可掬憨态。对称构图大概是河姆渡先民比较喜欢和擅长的构图形式,这种形式也出现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一件菱形的大陶块上。陶块上精心刻画了一株五叶植物,四片叶子两两左右对称,叶尖外倾,微露根部,一片叶子居中直立。五叶植物置于方形物体之上,有学者解释为盆景,也有学者理解为首领羽冠。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