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叔民收藏的墨条
“很多人都以为,随着工业生产的墨汁出现并占领市场和文人的书斋,以传统方法生产的墨条墨块也该退出历史舞台了。殊不知,这种在一般人眼里并无多少观赏性和实用性的东西,现在却成了收藏家们追捧的珍宝。”日前,著名山水画家、广州美院教授刘书民在自己的家里向南方日报记者展示一大批其收藏的古墨、名墨。他告诉记者,几乎每年在拍卖市场上,都会出现一些几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成交的御墨。
实际上,国人收藏古墨的风气自古有之,从宋明开始已经非常流行,在晚清民国时期则达到了巅峰。近年来,随着收藏界对文房四宝收藏的热情不断升温,市场对古墨、名墨和御墨的价值挖掘也在回归传统。这些年代久远、黑不溜秋的墨块,只要出自皇宫或名家之手,往往被炒到天价。
收藏兼顾实用性和观赏性
“原来墨也有红色的呀!”在的书斋里,一些外行的朋友看到几锭红艳动人的朱砂墨,不禁发出上述感慨。
“当然有红的啦,慈禧太后书写的《心经》用的就是朱砂墨,而现当代的国画名家关山月画梅花用的也是朱砂墨。古代的皇宫是最早流行使用五颜六色的彩墨来作画,明朝墨条,就已经出现像红色的、绿色的彩墨了。”刘书民在椅子上坐了下来,呷一口茶,开始跟记者聊起了小小一根墨条的历史渊源和各种奇闻轶事。
在岭南,大多数人只知道刘书民是一位画家,而并不知道他还是一名博古通今的文化学者和收藏家。他的藏品种类庞杂,有书画、陶瓷、玉石、印章石、红木,当然更多的还是跟他的“艺术劳动”密切相关的生产工具——笔墨纸砚。他是当代画坛为数不多、至今还坚持用手工磨墨来绘画和写字的艺术家。
刘书民的家里藏着不同年代、不同名家制作的墨条、墨锭有几十种。有些古法制作的徽墨,他自己买回来的时候就花费了几千元,现在的价值已经高达上万元。行外人不知道刘书民有收藏文房四宝的爱好,行内人却非常熟悉。岭南人物画泰斗杨之光先生很早就知道刘书民对艺术原材料有深厚的研究和丰富的家藏,因而非常信任刘书民推荐或提供的纸张和墨条,甚至在某一次,家里使用的材料突然断货,他也会嘱咐身边助手到刘书民教授家里借一点,当然,事后杨老还不忘画幅小画回赠刘教授,以表内心的感激。这类故事传开后,行内一些熟悉的老先生和同事也纷纷与刘教授交流材料学方面知识和心得,请他为自己推荐一些合适的品种。
自南唐李后主开创“书画纸”、中国水墨画滥觞以来,文人收藏墨条的氛围也开始慢慢形成,譬如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董其昌,都是收藏墨锭的专家。业界一直流传着“唐宋墨绝世,明代墨珍罕”的说法。据刘书民教授介绍,正因为民间收藏和鉴赏古墨、好墨的风气日益浓厚,收藏的群体规模越来越大,早在明朝的嘉靖、万历时期,墨条的生产已经走向繁荣鼎盛,并开始出现成组、成套的丛墨,为了满足一些收藏者的喜好,制墨的工艺师还会在墨的上面刻字和雕龙画凤,以强化墨条的观赏功能、提升其文化附加值,而市场和收藏者的认同和接受,又反过来推动了制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古代,最好的文房四宝或由皇家召集匠人御制,亦或由民间生产出来再进贡给皇帝。因而,每个朝代的皇帝也成为墨条生产工艺的最有力的推动者,皇帝的标准要求也是最高的。清朝从康熙年间起由内务府自造御墨,以后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朝都在效仿。刘书民先生告诉记者,清朝的帝王习惯在办公和批奏章时应用红色的朱砂墨,导致朱砂墨的形制日益增多,为了讨好皇上,工匠们除了在墨本身的内在材质方面极度考究之外,在其外部的装饰方法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使得墨条上压制或雕刻出来的图案文字也越来越华丽、精美,由此,原本形象呆板的墨条,成了实用与审美完美结合的高雅工艺品。
“不过,不管外观如何变化,墨作为书写和绘画的重要材料的本质是不变的。”因而,刘书民强调,判断一根墨条好不好,其本身的内在品质是最重要的。材料的革命,不仅是艺术革命的先声、直接影响着书法、绘画的艺术表现力,也是各种艺术形态以后能否得到长期保存和传承的关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