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近代中国的“洋画运动”为什么发端于上海?(组图)

近代中国的“洋画运动”为什么发端于上海?(组图)

2016-01-19 09:11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洋画运动”,是近代中国全面引进欧洲的西洋画并在全国推广的运动。洋画运动的开展是个系统工程,即必须具备几个条件:有相当数量的人直接学习过西洋画,掌握西洋画技法和创作技巧规律,并能充当教学师资;有相当数量的传授西洋画的美术院校等教学机构;有相当数量的西洋画创作和学术研究的社团机构,同时有适当展览场所;有相当数量的宣传西洋画的刊物和出版发行机构。而这一切必须相互配合运动。近代上海,应该说具备了这些条件。

“洋画运动”之说的提出,见于陈抱一(1893-1945)的长篇论文《洋画运动过程略记》(《上海艺术月刊》1942年第5至12期连载),详叙了发端于上海,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洋画运动的发展轨迹。

“洋画运动”,是近代中国全面引进欧洲的西洋画并在全国推广的运动。

洋画运动的开展是个系统工程,即必须具备几个条件:有相当数量的人直接学习过西洋画,掌握西洋画技法和创作技巧规律,并能充当教学师资;有相当数量的传授西洋画的美术院校等教学机构;有相当数量的西洋画创作和学术研究的社团机构,同时有适当展览场所;有相当数量的宣传西洋画的刊物和出版发行机构。

而这一切必须相互配合运动。近代上海,应该说具备了这些条件。

土山湾工艺场旧影

首先,上海有中国最早的西洋画传习场所。

1847年,天主教西班牙耶稣会士范廷佐(Joannes Ferrer,1817-1856)来到上海,主持董家渡教堂的建筑设计。1851年,范廷佐又设计徐家汇圣依纳爵教堂,教堂建成后,在教堂设立工作室,对外接受建筑设计业务。因他兼长素描和雕塑,亦对外招收学员传授西洋画和雕塑。而1846年来到上海的意大利传教士油画家马义谷(Nicolas Massa),后在范廷佐工作室对学员传授西洋油画。

清末土山湾画馆一景

土山湾画馆的学生,除吸收土山湾孤儿院具艺术天赋的学童外,亦对外招考画童,以及欢迎成年的中国画家任伯年(1840-1896)等来画馆参观学习。后成为中国早期西洋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周湘、徐咏青、张聿光、张充仁等,便是最早在土山湾画馆直接受到西洋画教育。

第二,上海聚集有大批赴欧洲留学或考察以及日本留学或考察西洋美术的专门人才,他们是发动和开展洋画运动的主力军。

据《上海美术志》(2004年上海书画出版社版)记载,自二十世纪初至1930年代,相继赴欧洲的法、莫、比、德等国留学或考察西洋美术而聚集在上海的有:李超士、吴法鼎、李毅士、江小鹣、徐悲鸿、林风眠、吴大羽、李金发、张弦、孙福熙、滕固、庞薰琹、傅雷、吴恒勤、颜文樑、刘海粟、潘玉良、岳仑、周碧初、滕白也、刘开渠、方干民等。

而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比中国早引进西洋美术,如东京美术学校(今东京艺术大学前身)、东京人文学院美术部等,早就设置西洋画科系,培育西洋画人才。上述两支出国直接专攻西洋美术的专业队伍,研习的范围包括欧洲文艺复兴前后以及近现代绘画各个风格流派,有的则专攻美术史论、美术考古、美学和艺术哲学(如滕固、傅雷),有的则专攻图案(如陈之佛),有的则专攻雕塑(如滕白也、刘开渠、金学成),有的则侧重研习风俗漫画(如丰子恺)。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