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身份下的艺术表现——赏祁小春先生篆素有感
文/洪权
清代以来,新兴碑学作为与传统帖学并行的书法创作方向和解读理念得到长足发展,书法的取法资源、创作技法与观念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改观,篆书作为碑学创作最为重要的字体之一在理念和技法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虽然,作为传统的玉箸篆还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继承并继续发挥其以古雅为上的审美取向,然而,随着汉碑、金文等新的书法取法资料的大量发现与研究,篆书的书写性、艺术性和与“书卷气”相向互补的“金石气”取向则愈发受到书家的推崇和大量的实践,并逐渐成为书家创作的主流审美取向。作为传统学者身份的吴大澄、罗振玉等先贤以玉箸篆笔法首先对金文进行临习与创作,而其笔法上的简单套用和嫁接被具有现代艺术启蒙意识的李瑞清、曾熙等诸贤摒弃并走向不无极端化、造作之嫌的金石味追求之路,直到以艺术家身份雄踞书坛的吴昌硕的出现,才寻找到了一条较为妥当的解读金石书法之路。祁小春先生深究篆书、篆刻几十年,其对不同身份下的先贤解读和实践篆书的得失显然了然于胸,而祁先生则成功的探索多重分身下的书家在当下书法创作语境中的取向,从祁先生出版问世的作品集《柳斋篆素》和《古鼎龙腾》中可以得到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