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又是一个甲子:上海中国画院系列文献展亮相(图)

又是一个甲子:上海中国画院系列文献展亮相(图)

2016-09-01 08:16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作者:毛国伦(国家一级美术师、程十发艺术馆馆长,本文根据作者口述由黄松整理。)

原标题:画院情缘一甲子

上海中国画院筹建60年之际推出的“开宗明义第一章——上海中国画院系列文献展”,因其难得的第一手史料文献,在艺术界极受好评。《东方早报·艺术评论》本期起将陆续刊出画院老画师对画院的口述回忆。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表示,1956年上海和北京两家中国画院的筹建为江苏等地建立中国画院奠定了基础,也指引了中国画传承、发展的格调,促进了中国画南北、东西的交融,是新中国美术的启蒙,60年后,回顾筹建之初的情形,也提醒当下的我们要回归真心、不忘初心,在大好的文化环境下,建立文化自信。

1961年听丰子恺院长谈艺术,左起为:吴玉梅、毛国伦、邱陶峰、丰子恺、陆一飞、姜大中、汪大文1961年听丰子恺院长谈艺术,左起为:吴玉梅、毛国伦、邱陶峰、丰子恺、陆一飞、姜大中、汪大文

1956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首先在北京和上海二地着手筹备两个中国画院。这是振兴中国民族绘画事业的大事,也是对众多中国画家的关爱。由国家养画家,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看了上海中国画院正在展出的“上海中国画院系列文献展——开宗明义第一章”,把我的思绪带到了56年前。

前辈高风忆当时

1960年夏秋之交,上海中国画院(下简称“画院”)正式成立不久,就读于上海大同中学的我刚上完高二的课程,接到了学校的通知,让我到上海中国画院去报到。后来,我知道画院有位郑慕康老画家曾经来过大同中学看过我画的画,我有幸被选中进画院学艺。对我而言这是天大的喜讯。因为我自小喜欢画,希望每天都有美术课。而如今能进画院,圆了我儿时天天画画的梦想。

画院当时坐落在汾阳路150号,那是一栋带花园的三层白色洋楼(据说解放前曾是白崇禧的公馆),从北边大门进去,沿着环形的大理石楼梯拾阶而上。二楼有东、中、西三个厅,四壁均是画院名师的大幅佳作,有贺天健、谢稚柳、樊少云的山水,有王个簃、唐云、江寒汀的花鸟,有沈尹默、王福厂、张叔通、郭绍虞的书法,程十发画的毛主席半身像布置在东厅中央……我们和这些佳作朝夕相伴。三楼是院长室和大创作室,我们经常看到画院的老画家在那里泼墨挥毫创作大幅作品。我们学员安排在底楼南面的一条长廊里。窗外翠竹桃李、阳光和熙。学员们在用功深造,度过了终身难忘的三年。

当年12月29日,画院首批学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经画院教务委员会决定:陆一飞、邱陶峰分别拜吴湖帆、贺天健为师学习山水,吴玉梅拜唐云为师学习花鸟,汪大文、毛国伦拜樊少云、程十发为师学习人物、山水。除了学员各自的专业课外,画院还安排学习共同课目:请张大壮教花鸟,陆俨少、俞子才教山水,来楚生教篆刻,周炼霞、沈迈士教诗词……现在回想起来正如拜师典礼上文化局领导所说:“你们是幸福的,你们今天是画院的学员,国画事业的接班人。你们在全国第一流的环境中,跟从的是第一流的老师,你们应该是第一流的学生,将来成为第一流的画家,努力攀登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高峰。”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