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 Moiras Photo for moirasj.com
无论如何,杨佴旻的新水墨画与现代派有着天然的联系,其现场的直感、色彩的表现、光线的微妙有印象派格调、写意画风情(气韵)以及纳比派、风格派、未来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欧普艺术乃至后现代主义等画风流变,让人联想到莫奈、塞尚、维亚尔、林风眠、克林姆、柯克西卡、布拉克、毕卡索、马蒂斯、薄丘尼、康定斯基、马格里特、蒙德里安、巴尔蒂斯、波洛克、凯利等人的作品,当你从艺术家的整个创作体系来看,包括他的装置、雕塑、观念、行为、诗歌、摄影等,更会惊喜地发现许多他与其他艺术家的互通性(如杨佴旻创意万人参与的《脸》艺术计划从西雅图到东京到扬州,其间时隔数年,又浑然一体,似乎诠释着无形的喧嚣和群体欲望的有形之手,其艺术的延伸意义超乎艺术家的原意,我当时撰文说,在更宽泛的理解层面,它打开新的视域,诸如80年代末方力钧创造的“光头泼皮”一脸倦容无形中契合了那时候中国普遍存在的无聊情绪,岳敏君的笑脸则如同哈哈镜一般表达出一种自嘲、空虚和愚乐的生存状态,栗宪庭将两者称为“玩世现实主义”,90年代末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呈现出其时社会个体的焦虑与表现的造作,小丑般的脸掩盖了真实的表情……而杨佴旻的无国界艺术计划《自然·环境》更放眼全球视野,放之四海,无限延伸,包涵了人性、自然、温室效应、社会、经济、能源、文化生态的内容和探讨话语,并让观念和行为走向了文明与自觉)。又如杜尚主义、加博的构成元素、阿尔普的有机形、布朗库西的简洁变体、劳申伯格的现成品混合、赫斯特“点”画模拟的医学元素和颜色代码、托·厄·休姆的意象诗、杰弗斯的生态诗、莎拉·莫恩的时尚印象派摄影……从而更全面地去认识、理解和把握艺术家的形式观念,艺术语言的互渗,发掘其文化特质、内在关联、精神契合。通过杨佴旻的创作,我们更可以感受他对中国艺术现代化的自觉,其精髓因有着水墨的技术含量和写意的韵味,而使得水墨在当代的生活背景下找到了它亘古而弥新的位置。
杨佴旻游刃于水墨与西画、传统与现代的冰火两重天,抛却管窥之别,打破两者的分野,在两者之间找到了统一,形成一种互为语境的默契和水到渠成,撇开回归传统的悖论,直视时代的搏动起伏,也适时地收放取舍,以涟漪之动问于深海,表达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关怀,又扩展到形而上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