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我国古代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中“情”“景”“心”“物”“神”“形”的关系, 对意象是因“言不尽意”,逻辑语言不能完美地表达诗人心中之意,就只好“立象以尽意”。中国画的意象是我们的先人早已对自然万象审视精神和思维方法的总结。同时它也赋予中国审美、艺术创作和绘画表现的特色。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意和象是指客观事物反映到画家的主观意识里面,并经过思考处理的影象,把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是画家主观的意念、情感、创作手法和客观的事物形象的统一体,也就是“象”和“意”的融合。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对艺术创作指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主张“风情骨峻”,强调情文并茂。在创作上,强调“神与物游”的重要,诸如韵律、对偶、用典、比兴、夸张等手法的运用。传统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意象性”,重在表意,强调主体的特征。意象形态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精髓。与西方绘画强调客体,重在摹仿,认为“具象和抽象为两极,中间部分就是‘意象’的范畴”显然有别。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观念同西洋传统绘画观念本质上的差异。追根求源,中国先哲的思想为中国画的精神、画理、思维方法以至表现手法无不受其影响,也是中国画创作和发展的主要根基。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的”六法”的论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大意而归乎用笔。 “立意”之前,“经营位置 ”“胸有成竹”,立意精适,借景生境,笔少意多,画中才能有变化、有奇意。宋代以画梅花著名的华光和尚,法号仲仁,在《画梅指迷》中”画梅全决,生意为先”。到了清代的方熏,著有《山静居画论》.在这里也强调了立意与作画之关系, “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