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伯雷的圣邓斯坦
Petrus Chirstus绘于1449年。这幅作品描绘了坐着的金匠和他身后站着的一对青年夫妇。事实上,更值得注意的是金匠左后侧柜子中摆放的藏品。包括胸针、珍珠、水晶、红珊瑚和一小盒戒指。金匠面前的桌上摆着金币,他手中拿着的天平表明他正在称量戒指的重量。
12世纪后期,巴黎、伦敦和蒙特利埃等地兴起了金匠行会组织。这些行会组织都有严格的准入机制,强调各个金匠的技艺与师承关系。一般来说,金匠手艺往往都是家传。金匠行会对于学徒也有严格的管理。比如在伦敦,学徒期最短七年,在正式入行的时候还要付给行会和师傅一笔不菲的“入行费”。一个金匠要雇佣学徒为顾客制作金银器,需要得到行会管理人的批准。在欧洲大陆,每一个学徒在期满之后,需要制作一件“杰作”以供行会成员评判。只有其制作工艺得到认可之后,才能够被准许正式入会。通过这种方式,行会也可以将一些居无定所的游方工匠排除在外。因为制作这样一件工艺品的花费和时间是他们所难以担负的。除此之外,匠人行会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如果有金匠去世,他们会负责安葬同行会员,并联合照顾早逝金匠留下的孤儿寡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