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写生 是从中获得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组图)

写生 是从中获得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组图)

2017-06-26 08:36 文章来源:中国书画  作者:乐震文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龙泉写生  乐震文作龙泉写生 乐震文作

传统向来就不应是固化的。一旦被固化,就意味着消亡。随着时间的延续,时代的印记总会注入传统中。当下,有些人把过往的绘画都视作传统,殊不知在所谓的传统岁月中,出现过多多少少尝试改变的创新者,精彩纷呈。

中国画常被人们误以为先生带门生,按着已有的程式,世代相传。对于中国画的审视,人们有各自的评判准则,但往往是习惯于固有的衡量标准。比如有些渊源已久的技法或者构图。自“李郭”和“四王”以来,确实有部分这样的情况。但若全部这样,也就不会有当下中国画的灿烂盛景了。

纵观中国绘画的发展,不难看出有多少文化人为之努力、为之耗尽毕生智慧。我真正知道纯粹的国画,是在1973年进入技校。当时学的是绘画,而且是中国画,这在那个时期是罕见的。因此可以有幸完整学到白描、素描、色彩和泥塑,更有幸看到当时难以看到的山水、花鸟等代表性画家的作品。最不可思议的是,当我看到曾被批为墨守成规的王石谷的一幅雪景时,自然而然地就被其自然气息所打动。另外,他的有些小品,对山峦变化的气息把握得十分到位。还看到石涛气象万千的作品,将既有的技法和构图演绎得如此自由。我想,这些仅一味借助已有的技法是画不出来的。

在中国画发展历程中,人们对笔墨的见解和标准,有时还是浮在表面的。然而,在这个表象的背后,是画家对表现对象抒发的来自内心的情绪。单纯在画室里画画与到大自然中写生,不是一回事。记得第一次外出写生是去四川沿着长江一路写生。过去只是在画室里钻研临摹,第一次外出写生感到有些无从下手。因为脑袋里全是古人的技法,根本无法运用到实景之中。于我而言,那一阶段的写生是痛苦而挣扎的。面对自然,眼见为实。时间久了,才沉下心来从自然这一实相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感觉。领悟到其中的辩证关系,若光练笔墨,不直接对景写生,实在是体会不到这些道理的。绘画时对丘壑、树木、山径、房屋造型上的把握,以及对气候、季节等的体验,若不深入实际中去,感觉从何而来? 第一次的外出写生使我体悟到了写生的重要性。那时,虽然写生还比较笨拙,却也认认真真的画了一些,多少也拉近了写生与传统技法的一点距离。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