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罗汉图卷
元初,派驻江南的佛教统领党项喇嘛杨琏真迦捣毁盗窃了南宋皇陵,引起南宋遗民的激愤,直到忽必烈派人逮捕他并“械之于市”,这场民族争端才得以平息。1287年,赵孟頫在御史程钜夫的劝说下北上仕元,而就是在五年前,文天祥拒绝元廷之邀,慷慨就义。赵孟頫何尝不曾衡量仕元的得失呢?他不顾友人劝说,敢于背负汉人指摘和蒙古人嘲笑的“贰臣”之名,是为了名利地位而苟且偷生吗?当然不是。杨琏真迦背后的指使者宰相桑哥还在掌权,社会百废待兴,民族冲突不断,汉文化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驱使赵孟頫的内在动力,正是士大夫“先忧后乐”的理念。1292年,佞臣桑哥果然倒台,种种迹象表明,讨伐检举他的实际推手,正是赵孟頫。
如果终生在吴兴,赵孟頫不一定会有后来的造诣,他的真知灼见来源于他超拔宽宏的世界观,蒙古帝王允许他自由鉴赏皇家收藏,这些来自南宋、西辽、金、西夏、吐蕃、回鹘等地的艺术品,极大地拓宽了赵孟頫的视野。经常往返于南北方,他还广泛结交高克恭、康里不忽木、萨都剌等外族文士和僧侣,对异域文化和不同宗教信仰有了全新的认识,《赠聂古伯》、《题薛昂夫诗序集》、《题也先帖木儿开府宅壁画山水歌》等诗词都是他对外族人士美好德行的赞颂。晚年书写的《胆巴碑》中,他称吐蕃的胆巴大师“德业隆盛,人天归敬”,还说:“皇元一统天下,西蕃上师至中国不绝,操行谨严,具智慧神通,无如师者。”言外之意就是告诫入华僧人应以德高望重的胆巴大师为榜样。
胆巴病逝于1303年的五月,第二年的春天,时任浙江儒学提举的赵孟頫作了《红衣罗汉图》。就在此前数日,他刚刚与四十余位儒生后辈齐聚杭州南山、泛舟西湖,其间所畅谈的必然关乎百姓民生。当时南方文人与西蕃僧人文化信仰隔阂依然很大,如杨琏真迦一般胡作非为的番僧也依然存在,赵孟頫作此图应有明确的劝诫意图。
赵孟頫后来在此图上的题跋也表明了他的想法:“我曾经见卢楞伽(约活跃于8世纪,吴道子之徒)画的罗汉像,最能捕捉西域人的情感神态,确实是圣地贵人的样子。大概是因为唐时西安的西域人很多,耳目所接,语言相通的缘故吧。到了五代王齐翰(活跃于十世纪初)之辈,虽然画得很好,可关键是他笔下的西域僧人和汉僧有什么区别呢?我来北京做官很久了,总和天竺僧人们交游,所以在画罗汉像上很有心得。这卷是我十七年前所作,粗略地有些古意,不知道观者以为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