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张怡然参与讲座录音整理)
专访伦福儒:
科林·伦福儒
澎湃新闻:此次考古大会的主题是“水与古代文明”,但是在阐述的过程大会也提出考古学对于古代水资源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于当今社会水资源相关问题的深入了解和具体实践。这似乎同人们过去认为考古学仅仅是关于过去的学科很不相同,您怎么看待考古学对于当代及未来的意义?
伦福儒:考古学是用过去的证据来研究过去物质遗存的学科。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我们不能预测未来,但我们确实可以从研究过去而学到未来。
澎湃新闻:你觉得考古学对公众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对于你个人来说,考古学是什么呢?
伦福儒:考古学对公众来说意义重大,或能做的。因为公众其实很自然的会对人类的过去感兴趣。以中国为例,中国人会对自己的过去感兴趣,在上海的人们也不例外地会对本土的过去感兴趣。因此,考古学对公众可以说是意义重大。它给我们一个机会去洞察我们是谁、我们如何成为我们现在的样子。
澎湃新闻:公共考古对于考古学本身会有什么影响?
伦福儒:在我看来,现在的公众考古学和考古学确实有很大的不同。但公共考古学确实是直接针对广大民众,因此,它本身必须非常明确,并且直接和明确的将可被广泛理解的信息给予大众。与此同时,良好的公共考古学能使广大公众对更广泛的领域越来越感兴趣,同时也能促使他们学习,然后进行更详细的研究。
澎湃新闻:你在考古领域做了那么多年,可否谈一下科技,工具的变化,为考古带来了什么?
伦福儒:科技技术的发展无疑对考古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举一个我认为最好的例子,那就是放射性碳年代测定,这已彻底改变了整个考古学领域。此外,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对古老的DNA的研究,这虽然才刚刚开始,处于起步阶段,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澎湃新闻:1980年你首次访问中国,参观了西安的碑林,中国文字的传承历史令你吃惊。而随后你去了新疆,再那之后你又去了良渚遗址,这些年不同的经历会使你观看中国的方式发生转变吗?
伦福儒:不同的经历确实提供了我不同的方式来看中国。在我看来,理解汉字的起源提高了我对中华文明伟大、古老、延续性的了解。拜访良渚遗址,可以使人们认识到中国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早期,早于夏、商王朝。参观新疆使我欣赏到中国奇妙的地理多样性。这些不同的地域和文明都塑造了中国文明。
澎湃新闻:今年的特殊贡献奖得主之一是玛莽·阿布杜凯如( Maamoun Abdulkarim),他在叙利亚战争期间采取措施,撤走并保护叙利亚所有博物馆(所有地区和主要遗址)的文物。您认为在当下的国际格局之下,考古学家面对着怎样的危机,又应该担负起怎样的职责?
伦福儒:考古学家们总是有责任尊重、保存、保护过去的遗迹。这当然适用于在饱受战争蹂躏的巴尔米拉(叙利亚)。同时,这样的思想也适用于世界各地。例如过去深藏在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的石窟中的巴米扬大佛。但这样的保存思想和措施也适用于当今社会,过去的遗迹被匆忙的商业发展破坏,遗迹被新的建筑工程,新的高速公路等所替代。在这一点来说,是每一个国家,每个国家的考古学家都必须意识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