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艺术史的“局限”和“终点”(组图)

艺术史的“局限”和“终点”(组图)

2018-01-05 12:53 文章来源:艺术与财富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西斯廷礼拜堂内景

《天堂与世间醉酒的寓言》

如Oleg Grabar所言:“从旧世界中兴起的各国需要的不是与西方相关的艺术史,而是能够表明其间差异的艺术史。”世界上不同的文明,依照其不同的自然因素和文化传统,不仅在艺术发展的时间上不同步,很可能也不共享同样的内在逻辑。如何放在一起来叙述呢?例如中国的绘画,早在唐代已发展成熟,北宋达到巅峰,至南宋而烂熟,然后有了元代文人画的兴起,从形似走向写意。此时,距离欧洲的文艺复兴发端,还有一百多年。把我们已经烂熟的艺术史阶段,跟他们还远未成熟的艺术史阶段,依照时间划在一起叙述,这不是合适的处理。

到后来,两位英国艺术史家、同性伴侣Hugh Honour和John Flemming推出了《世界艺术史》。在这部教材里,他们没有像加德纳那样对非西方艺术史作粗暴二分,而是依时间进程分得更细,对应插入西方艺术史的各个阶段之间。比如中国艺术史,是依朝代划分,分别在前后五个章节中讲述。这样一来,至少把时间脉络梳理清晰了,但其实质仍然没走出加德纳的窠臼。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艺术史教材原本面向的是欧美读者,从他们的需求出发,主要了解自己所处文明中的艺术史脉络,再顺带了解点儿其他文明的艺术史,作为入门课程无可厚非。只是,当它们翻译成中文面向中国读者时,这种视角显然错位了,其他文明咱姑且不论,就说所占篇幅不及全书1/10的中国艺术史,能让我们对自己的艺术了解几分呢?

循着西方人的视角,原汁原味地审视西方艺术。但这并不能构成我“力荐”它的理由。写法或框架,毕竟只是形式,一本书到底好不好,好在哪里,还是得靠内容说话。我无意罗列一打成语来空洞地赞美它的内容,具体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例一,目前有一个主题为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展正在上海举行。对艺术史了解到一定阶段的读者,面对喜爱的荷兰艺术常常分不清下述几个概念:尼德兰、荷兰和佛兰德斯,对它们各自对应的地理区域和艺术家更是一团乱麻。本书第20章开篇,就直接点明了个中关系:17世纪,尼德兰分为北尼德兰(今天的荷兰)和南尼德兰(今天的比利时和法国部分地区),荷兰跟佛兰德斯分别是北南尼德兰最重要的省份,人们习惯用它们代指其所在的那个尼德兰。由于宗教信仰不同造成的政治上的差异,佛兰德斯的代表画家是鲁本斯,他主打宗教画;而荷兰的代表画家有伦勃朗、维米尔等,他们画各种世俗题材。一页纸的篇幅,把相关历史背景讲得条分缕析,而这些信息对于理解这些画家的创作是非常重要的。我手头的几种主流教材所对应的叙述,有的几乎不提历史,提及的也是语焉不详,唯有本书把它讲明白了。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