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宋代传统民间艺术:药发傀儡戏(组图)

宋代传统民间艺术:药发傀儡戏(组图)

2018-08-23 10:47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川岛郁夫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第四十二回开头的插图《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第四十二回开头的插图

在浙江省温州市,宋代以来的一些传统民间艺术得到了良好的保存和传承。尤其是位于浙南边陲的泰顺县,南接福建省,正好处于吴文化与闽文化的交汇处。当地语言文化背景错综复杂,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据现有资料显示,源于宋代的药发傀儡戏如今只存于泰顺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唯一使用火药的一项民间艺术。

笔者曾于2009年8月、2016年9月和2017年2月,三次从东京前往温州,对当地的民间艺术和古戏台进行了一系列的田野调查,并在第三次调查中有幸得见药发傀儡戏的现场表演。2017年2月11日,正值中国的元宵佳节。当天上午9点过后,笔者从温州市中心的旅馆出发,首先走访了位于泰顺县中部泗溪镇郊外的顺天圣母庙。下午,对舞龙、竹马灯以及当地特有的“提线木偶”进行了现场录像。随后前往邻近的三魁镇,准备观看当晚上演的药发傀儡戏——这也是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

“药发傀儡”一词,曾出现在记录了宋代都城繁华景象的《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等古籍之中。“药发”即焰火的意思。通常认为,源于秦汉的火药被正式用于民艺表演是在隋唐时期。而关于将火药融入人偶表演的明确记录,则出现在宋代以后的文字记载里。在这些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开封)和南宋都城临安(杭州)市井风貌的文献之中,可以看到各种戏剧的名称。其中,“傀儡戏”一词多次出现,足见其受欢迎程度之高。

诸如“线傀儡”“枕头傀儡”“布袋傀儡”等民艺仍保留着宋代以来的传统,并上演至今。而“药发傀儡”现仅存于泰顺县,传承过程中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不少学者认为,其他傀儡戏多是艺人通过各种手法来直接操控人偶,药发傀儡则有些与众不同。“药发傀儡”以焰火表演为主,艺人不直接操控人偶,而是将其作为一种装饰。因此,虽然药发傀儡被称为“傀儡戏”,但却不是纯粹的人偶戏。

到了明清时期,一种继承了药发傀儡戏精髓的民艺表演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现存文献中就留有描绘了当时表演盛况的插图。比如,明末崇祯年间发行的《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又称“崇祯本”)第四十二回开头的插图,展现了该回故事中元宵庆典的场面,是一份还原了当时焰火民艺表演实景的珍贵文献资料。而在比崇祯本更早问世的《新刻金瓶梅词话》中,同样的场景描述里还穿插了焰火表演的唱词,讲述各路民间传说人物遇火化为灰烬的故事。其中,便有诸如“琼盏玉台,端的旋转得好看”这样描绘旋转场景的语句。此外,文末有一段“玉漏铜壶且莫催,星桥火树彻明开,万般傀儡皆成妄,使得游人一笑回”,点明当时在表演过程中确实使用了人偶。这些表演都是通过焰火燃烧来带动人偶动作,并非艺人从外部进行操作。此次,笔者在泰顺见到的“焰火木偶戏”也是如此。可以说,宋代以后的“药发傀儡”基本上都是一种使用了焰火的民艺表演。

明代以后的史料普遍将“焰火人偶戏”写作“烟花(火)木偶戏”。但在泰顺,一般将其称为“琼花木偶戏”。虽然是爆炸力较弱的自制黑火药,但毕竟是使用了危险物品的民艺表演,因此受到了严格的法律管制。如今,获得表演许可的只有靠近闽浙省界的大安乡、雅阳镇、三魁镇的三个团体。此次,三魁镇一处高地上专门搭建的一个边长300米的四方形广场正是琼花木偶戏的表演场地。2月11日当天,天气晴朗。预定开演时间是晚上7点,相关人员要提前两个小时开始搭建支架、搬运人偶。为了拍摄准备阶段的录像,笔者在下午4点过后便已动身奔赴当地。

在准备阶段,就已有各地游客为了一睹琼花木偶戏,搭乘巴士或自驾来到现场。广场四周逐渐停满了车辆,浙字和闽字车牌较多,表明来客多是邻近居民。(笔者事先得到消息称,今年元宵节的例行焰火人偶戏因触犯相关法规而被迫中止,不免令人大失所望。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药发木偶传承人周尔禄所在的大安乡的消息,三魁镇的表演则照常进行。看来,外地的旅游业者没能准确掌握这一信息。其实,往年的游客数量较这次要多出数倍,极其热闹喧嚣。)

药发傀儡戏道具的搭建方式是,将一些圆盘和方形木框捆绑在一根粗长的竹竿支架上,彼此间隔为50-60厘米。再将装有火药、外包红纸或蓝纸的小竹筒围着圆盘或木框插成一圈。另外,在竹竿上搭一根长棍,两端悬挂直径约50厘米的圆筒形盒子,内装经过折叠的人偶。焰火导火线的设置是先给竹竿最下端木框内的火种点火,相邻两个木框之间有数根细长的导火线,火苗会顺着这些导火线一路向上蔓延。当导火线的火苗抵达竹竿上端之后,原本用来闭合盒子的纸张被烧断,盒内的人偶便会出现在众人眼前。与此同时,盒子侧面呈水平放置的那些装有火药的小竹筒也被点燃,依靠焰火的动力带动整个盒子旋转。相邻木框之间的距离以及导火线的长度都经过事先计算。如果进展顺利,就会按照工匠们所设计的那样——五彩缤纷的焰火朝着竹竿顶部,层层递进,白色火星四射,演绎出一番华美景象,令人目不暇接。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