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香港巴塞尔,如果结合当代艺术的国际环境和发展路径,似乎更为清晰。当代艺术根本上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掌握话语权的艺术,所以,在香港展会上我们看到那些游走于西方各类当代艺术展的当代艺术家的名字,以及尝到甜头并死心塌地追随的国内当代艺术名家,便不足为奇;我们还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两百多家参展商中,那些牢牢把控着当代艺术市场的画廊身影。
从收购香港国际艺术展到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艺术展销会,说明了当代艺术主宰国文化扩张策略在亚洲的初步成功。这种成功渗透着西方价值观的咄咄寒气,不禁令人毛骨悚然。
笔者认为展出的艺术作品与中国人中庸、平和、含蓄内敛的民族审美特质相差甚远,甚至格格不入。但也必须意识到,近十万参观者的趋之若鹜和国内当代艺术家以此为荣的事实,是中国美术在当代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出:跟风西方式的当代艺术不应该是中国艺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前不久笔者曾关注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将在亚洲展出的新闻,这双“塞尔”,一个制造、生产当代艺术家,一个包装、销售当代艺术家的艺术,是西方当代艺术生产机制的代表模式和重要两极。如今双双挺进亚洲,有包围中国艺术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香港巴塞尔,既是一场借着艺术之名的商业盛宴,又不那么单纯。主办方自诩全球艺术水准最高的艺术展会,在这五花八门的展品中,殊不知以什么标准判断其整体水平。这出当代艺术家、画商、策展人、理论家们一起唱的双簧越热闹,越会让人感到像当年尤伦斯式资本回潮带来的不安。在游资拍岸中、在滚滚商业潮流前,我们优秀的文化基因和独立千年的美术体系,保持足够的定力显得尤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