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向“数码时代”敞开大门的博物馆们(组图)

向“数码时代”敞开大门的博物馆们(组图)

2019-05-20 08:15 文章来源:文汇报  作者:沈辛成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创用共享经过18年的发展,无论是规模和影响都已非常可观,大量艺术家与艺术机构都会自发采用创用共享的授权图标,来注明他们所期望的网络传播方式,可以说是充实了美国现有知识产权法律框架之外的行为准则,也给了创用共享把握宏观发展趋势的观察力。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提到的大型博物馆在搭建开放获取平台时,都会向创用共享咨询,毕竟线上世界不是他们的专长。在这几个授权中,自由度最大的就是CC0(圆环中一个数字零),亦即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传播,当下美国博物馆的线上共享原则,大多数遵循的是CC0这一条。博物馆除了在自家网站上建立平台,也会寻求与更为成熟的信息发布者展开合作,譬如谷歌旗下的谷歌艺术文化和维基百科下的维基媒体等,以期更广泛更具穿透力的传播路径。

博物馆,开放一点,更开放一点

需要和艺术图像打交道的文字工作者常常感佩美国博物馆的慷慨,石涛的名作《游张公洞图》如今在大都会的网站就能下到,再不需张大千那般的技法了。相比之下,要获得中国博物馆馆藏的高质量图片仿佛就不是那么容易,是我们的博物馆“小气”吗?这么说未免有失公平,一切只欠东风都得是万事俱备在先,美国博物馆开放获取曲折的二十年里,科技发展是必然,法律走向有偶然,博物馆人有理想,民间组织有智慧,可以说是极为幸运的。即便是在博物馆事业极为发达的英国,离CC0这样的开放度也还差得很远。

事实上,英国在布里吉曼诉科瑞尔一案之后走上了完全与美国相反的道路,该案宣判之后不久,非营利性组织博物馆版权团体(Museums Copyright Group)就雇佣了一名著名的版权法律师撰文,指出该案判决结果在英国没有法律约束力,提醒英国各大博物馆在授权使用数码图片时要明确合约,确保这些影像不外流,并敦促各馆加强对数码领域相关版权法律知识的学习与熟悉。2017年11月,28名英国学界与博物馆界的教授专家联名上书,要求英国国有博物馆取消授权费等各类费用,指出公有领域中的画作不具备专属版权,收费既于理不合,于程序上又很混乱。然而时至今日,大英博物馆仍然对其数码图像的使用收取授权费,其依据是博物馆摄像所用的设备与技艺要求很高,创作过程具备原创性,因此图像虽为复本,却仍是版权物。要知道,大都会博物馆为了拍摄优质的数码照片也是没少下工夫,更没少花钱,可见如果没有布里吉曼诉科瑞尔一案,如果数字图像盈利之路没有堵死,美国博物馆是否能这么快走到CC0这一步也很难说。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