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幅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组图)2012-10-08
1、傅抱石郭沫若《无限风光在险峰》 【赏析】此幅构图简洁有力,笔触雄劲生动,多层次的烘染使画面浑然一体。整幅章法新颖,构思独特,笔墨洗练,落款潇洒飘逸。傅抱石以其大胆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地表现出毛泽东诗中的气度和胸襟。“无限风光在险峰”不仅是一种风景,而且是一种人生哲学的写照。 2、董寿平《红梅》 【赏析】董寿平擅画梅竹,朱砂红梅堪称绝技。画梅繁中有简、简中有繁、繁而不乱、简而有理。写竹时笔墨简练、坚挺轩昂、构图空灵,以书法为枝、浑厚古朴。董寿平所写墨松富有生活气息,笔墨苍劲,简洁相宜。山水画卷则多以黄山奇峰老松...
于非闇代表作60年来首次亮相北京东正春拍(组图)2014-05-05
2015艺术品拍卖五大现象回眸2015-12-29
2015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即将落下帷幕。虽然在年初的时候,不少人对于2015年的市场前景感到悲观,但是从最终的情况来看,还是让投资者感到兴奋。数件超过亿元天价的拍品、中国藏家强势回归等是2015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最大看点。来源:理财周刊 文/方栋巷亿元天价强势出击记得在2014秋拍中,书画板块只出现了一件过亿拍品,这就是在北京保利古代书画夜场上,乾隆皇帝御笔书法《白塔山记》拍出1.1615亿元,这成为了内地拍卖市场全年唯一过亿元拍品,也是2009年以来内地第34件破亿元的拍卖品。然而在2015年,这种情况发生了明显的改观。2015年5月17日,中国嘉德拍卖“大观夜场”,潘天寿先生《鹰石山花图》...
中国商人缅北伐红木包一座山可赚百万(组图)2015-02-04
1月29日,瑞丽一处木料厂,老板刘威没有卖出的缅甸酸枝堆积如山“有危险的地方就有机会,谁都想去挣点钱”,刘威(化名)如此概括自己到缅甸伐木的原因。地方武装授权,让缅北伐木在缅甸政府的反对声中亦能成行。双方的管控拉锯,让外来伐木人在获得财富之时,亦面临诸多未知风险。中国市场对红木家具的高需求,促成红木木材市场繁荣。但明清之后国内已几无红木可供采伐,市场需求要通过进口满足。大多产于东南亚、非洲的酸枝木、花梨木,成了国内红木市场的主流。其中,采自缅北的红木,占有大量份额。国际环保组织环境调查署(EIA)的研究显示,过去两年中国从缅甸进口的红木以极快速度增长,“直接推动非法和不可持续的采伐,对缅甸日渐...
杨永安艺术作品展将开幕(组图)2016-05-26
开幕式现场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主旋律,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由中共海淀区委宣传部、北京大学书画研究会、北京市海淀区文学艺术联合会、北京市海淀区政协书画摄影联谊会主办;北京大学会议中心、北京清心斋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古琴文化研究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国术基金、北京五形八法拳研究会、北京古树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北京七色光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搜酷摄影家协会协办的“纪念一代宗师梁树年先生诞辰105周年暨松青柏翠·杨永安艺术作品展于2016年5月25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开展。此次展览为期5天,一楼6个展柜展览梁树年先生珍贵的书法手卷、山水画课徒稿及...
“孙志江国画精品展”在北京中山公园举行(组图)2016-03-22
(文化中国讯 摄影/王博生、孙振山)2016年3月18日上午,由北京中山公园管理处、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主办、北京书香继文文化有限公司、世界孙氏联谊总会文化工作委员会承办,新华社中国图片社中国影像版权服务平台、人人书画网协办,在北京市中山公园,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暨《孙志江国画精品展》。通过举办本次活动,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进取精神,唤起两岸三地华人及台湾地区青年学子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在中山先生精神的感召下凝聚对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巩固和发展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传承孙中山先生精神,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进步。以书画艺术交流为依托,让两岸关系从和平走向...
黑是白非-刘三余中国画作品展将于6月10日在深圳博物馆开幕(...2014-06-06
黑是白非-刘三余中国画作品展将于2014年6月10至16日在深圳博物馆展出 有“蜀中怪才”之称的著名画家刘三余应深圳博物馆之邀于6月10日上午10时在深圳博物馆举行开幕仪式。本次展览由深圳博物馆、岷山书画院主办、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协办,共展出刘三余近年创作的中国画精品100多幅,其中包括焦墨、焦墨重彩、水墨、青绿为主的山水、花鸟等不同风格的作品。焦墨重彩荷花系列则是刘三余经过多年的创作探索的新作、他突破了中国画传统设色技法、用最重的墨、最重的彩的两极对比产生一种新的视觉冲击力,最后将和谐、統一跳跃成诗韵,舞动成生命!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刘三余以传统文...
吴为山谈傅抱石:搜尽奇峰写性灵(组图)2015-08-06
傅抱石《TATRY山麓饭店推窗一望》(1957)盘礴万古心,块石入危坐。青天一明月,孤唱谁能和。——清·石涛回眸美术历史,美术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其创作的重要因素。一位位标领时代的大师,在美术发展历程中宛如一座座里程碑,在时代节点上以自己独有的思想、情感、探索及创新,体现其价值。我们要了解美术史,最直接的方法便是研究具有典范意义的大师——从作品的图式到内容,从时代背景到地域文化,从艺术家的个性特征到民族文化的集体积淀……由此,我们才会在一个广阔而深远的文化时空来审视艺术现象,进而在比较中获知艺术生态的流变。傅抱石,便是一位站在历史交汇点上的大师。他的作品综合了文化气象,诗人情怀、天才特...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画家丁融绘画作品中的尼...2021-10-19
尼采向来以哲学家中的太阳皇帝著称,他炽烈而孤往,却在众多艺术家中收获隔代知音。画家丁融的绘画语境中洋溢着尼采的哲思,浸润以东方美学的恬静与冷冽,如淬火之泉,融炭之雪,相映成趣。丁融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为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画家广泛游历于祖国的山川湖海,对这片土地的风土与美好有着深厚的情感,这成为他的创作源泉。这片土地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深深地打动着他,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通过对于自然美好造物的观察,结合其对于东西方美学思想的思考,近年来他创作了一批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绘画作品。2021年10月15日是尼采177周年诞辰,届时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
国家一级文物孙中山花盆修复成功2016-02-25
中新社武汉2月23日电 (记者 曹旭峰)2月23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孙中山花盆”,在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修复成功。“孙中山花盆”造型呈八角腰鼓形,扁宽圈足,通高23厘米、口径与底径皆18.5厘米,腹径14厘米。其背面主题图案为竹林髙士图,一侧绘有粉彩五色旗和十八星旗,呈交叉状;另一侧有铭文“浔阳豫昌改良监造”。据悉,“孙中山花盆”为孙中山的挚友彭汉遗代表武汉民众所赠送。据考证,1912年4月9日至4月12日,孙中山对武汉进行了一次重要访问。他在出席武汉商会等十五个团体组成的欢迎大会上,提出了搜罗人才、改编军队、厘定饷章,振兴利源等政策新主张,同时对武汉地区的兵工、商场、...
门蹾的故事(组图)2022-01-21
龙马献图颐和园福山寿海,以玉泉山及西山诸峰为背景,假以月升日落、云卷云舒,可看可玩的景点、文物、典故极多,其中就包括几对有趣的清代门礅。颐和园的门礅,常见于垂花门下,不是每个院落都有,也不是每个门礅都是老的。在题材上,借鉴了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些吉祥图案,与规规矩矩的宫殿装饰相比,透着皇家园林的自在任性、休闲随意和崇尚自然等特点。研究门礅的专家、学者以及文博前辈、古迹和摄影爱好者很多,但对于颐和园的门礅,除范志鹏的《颐和园介寿堂门墩上的琴棋书画》外,却鲜有文章、少为关注。这里简单介绍几例,算是抛砖引玉吧。云松巢门礅云中独腿望月牛纹饰尤其耐人寻味万寿山的前山西坡,在排云殿和湖光山色共一楼两组建筑之间...
水墨国度:中国艺术家年鉴文献展在京举办(组图)2016-01-13
水墨国度——中国艺术家年鉴文献展 现场水墨国度——中国艺术家年鉴文献展 现场水墨国度——中国艺术家年鉴文献展 现场2016年1月9日下午16:30,“水墨国度——中国艺术家年鉴文献展”在北京山水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今日美术馆、《中国艺术家年鉴》主办,山水美术馆、画友会馆协办;张子康、子仁担任学术主持,陈子游策划的大型学术型水墨展览。“关注当代,以人为本,同步研究”,是本次中国画艺术生态学课题的核心。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左起:张子康先生、刘庆和先生、陈子游先生、王军先生、李江航先生、张伟平先生、孙越女士水墨国度——中国艺术家年鉴文献展 ...
奇石成交价迭创新高:一块玛瑙石估价9600万(图)2014-04-15
国家一级文物孙中山花盆武汉修复成功2016-02-24
中新社武汉2月23日电 (记者 曹旭峰)2月23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孙中山花盆”,在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修复成功。“孙中山花盆”造型呈八角腰鼓形,扁宽圈足,通高23厘米、口径与底径皆18.5厘米,腹径14厘米。其背面主题图案为竹林髙士图,一侧绘有粉彩五色旗和十八星旗,呈交叉状;另一侧有铭文“浔阳豫昌改良监造”。据悉,“孙中山花盆”为孙中山的挚友彭汉遗代表武汉民众所赠送。据考证,1912年4月9日至4月12日,孙中山对武汉进行了一次重要访问。他在出席武汉商会等十五个团体组成的欢迎大会上,提出了搜罗人才、改编军队、厘定饷章,振兴利源等政策新主张,同时对武汉地区的兵工、商场、...
作家马原在云南遭围殴至昏迷 疑因卷入住房纠纷(组图)2012-11-16
马原在微博上贴出的伤痕图片。马原在微博上贴出的伤痕图片。 昨日凌晨3时21分,作家马原在微博上发出一条信息,称自己被一伙恶徒围殴到昏迷,并连发七张受伤的照片。记者在昨日上午拨通马原电话,他表示自己不认识打人者,主要是皮肉伤,在头和脸上。 马原:伤势应无大碍 马原微博的全文如下,“没想到洪峰的惨剧在我身上重演了!一个叫周海林的带领一伙恶徒在一小时前来到西双版纳南糯山姑娘寨原中心小学将我围殴到昏迷,全身多处受伤。向全国人民求援!现在是2012年11月15日凌晨3点20分。”而从他发布的照片上来看,马原的腿部、胳膊和脸部伤势均不轻。 记者在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