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拜旦的微笑和巴赫的拥抱(组图)2022-02-04
2017年,受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之邀,吴为山创作并向国际奥委会赠送顾拜旦铜像。顾拜旦 吴为山 雕塑 76×60×40cm 2017年 国际奥委会总部藏2020年1月21日,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巴赫与吴为山紧紧相拥,共同期许要把美的事业与奥林匹克精神融汇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前夕,中国美术馆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功举办了“迎冬奥•美在逐梦——中国美术馆藏体育题材美术作品展”,通过160余件馆藏经典体育题材作品,以美为媒,阐发“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竞技和奥林匹克文化之美。展览一经推出,引发媒体争相报道,相关报道在总台全媒体多平台的跨媒体总触达人次达1.14亿。其中,1月7日《...
价值800万元花梨木蒸发后续:有人非法转移(组图)2015-06-26
当时查扣花梨木现场 国际旅游岛商报6月16日,本报以《花梨木真能“缩水”8年减轻1389斤,至少损失800万元》为题,详细报道了2006年5月26日和2007年5月26 日,当时的海口市木材检查站执法人员两次查扣总重量为4180斤的花梨木,这批经过两三年风干的花梨木,移交到了海口市林业局林政处位于灵山镇的一家隔离 苗圃后,在2012年12月准备拿出来拍卖时,发现竟然少了1169斤。文章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不少读者打电话希望继续跟踪报道,全国65 家网站进行了转载,百度搜索量三百余条,今日头条阅读量达到877908人...
地铁该不该为文物保护让路2013-11-12
本报记者陈强 在福州地铁屏山站建设过程中发现了2200年前闽越古城(冶城)遗址。经考古人员发掘,从西汉至清代,上千件文物出土,考古收获颇丰。 然而,近期当地媒体的报道却引发了人们的忧虑。据11月5日《海峡都市报》报道,“按上级安排,屏山地铁站考古将在11月30日截止,届时考古发掘不管进行到哪里,都将全部中止,还没有发掘的部分遗址,将不再发掘。目前,100多名工人正在10多个探方内同时施工,尽最大的努力抢救出更多文物。”此前一天,《福州晚报》的报道更是断言:“历时3个月的屏山地铁站抢救性考古发掘已结束”。 ...
艺术先锋人物:画家王国斌2021-05-31
艺术简历王国斌,山东安丘人,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画家第二届“时代新象—全国青年中国画家推介工程”课题组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教育经历:2007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与教学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师从王珂教授。《致敬袁隆平》68×68cm 2021年读王国斌的背包客系列郑岩困于书斋多日,今晨大雪纷飞,天地茫茫。我闭门读国斌兄的画,看的不是原作,而是他发来的电子图片。手机不断跳出朋友们发来的各种关于疫情的微信,以及与我相同的焦虑。我想起金人元好...
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梁耘作品欣赏(组图)2021-07-18
梁耘简介梁耘,1943年生,陕西蒲城人。196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属中学。197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陕西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省文史馆馆员,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名誉主席。1977年,参加由轻工部组织的“祖国山水”“革命圣地”“园林名胜”工艺美术资料写生团陕西组,成员有崔振宽、叶坚、李世南、梁耘、马云等八人,赴陕北、陕南、华山、秦岭等地写生八个月,入编白描画稿二十余幅。1982年,两幅油画作品参加全国煤炭职工美术作品展览,其中《晨阳》获三等奖。1985年,组画农村速写三幅在陕西日报发表。1986年,创作电影宣传画《野鹅敢死...
书画家古风向中国孔子基金会捐赠“孔子画像”(图)2013-11-22
捐赠"孔子画像"仪式 2013年11月20日下午,著名书画家古风向中国孔子基金会捐赠“孔子画像”仪式在北京饭店谭家菜举行。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中国孔子基金会交流合作部主任康承宝、吉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张正国、原吉林省政协秘书长王富远、书法家古风夫妇、《人民政协报》执行主编李荣锋、著名慈善企业家于振富、刘保平、孙楷博、尤理,《蒙学十三经》主编张圣洁、《蒙学十三经》编委会成员计静怡、徐浩然,中国泰山电视台、人民政协报、华夏时报、中国艺术报、新...
信彼南山 石峰中国山水画作品展在湖南开展(组图)2022-11-25
展览现场观众入口展览现场2022年11月19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信彼南山”石峰中国山水画作品展在湖南省画院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共展出石峰先生近几年精心创作的山水画近50幅,以青绿作品为主,辅以少量水墨佳作,充分展现了石峰先生在新时期对中国山水画创作方向及新内涵的思考。石峰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主题创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他的山水作品,青绿与水墨并重,注重对传统的继承,强调对时代的映照,早期的水墨作品苍茫清润,笔重墨厚。近几年,在时代的感召下,着力新青绿山水的构建,以笔墨筑基,将传统的...
安徽景点会峰阁为争名改称琅琊阁落款写苏轼(图)2015-11-13
滁州琅琊山“会峰阁”改名“琅琊阁”。(图片来源: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港媒称,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不仅引起了观众对于剧中男演员颜值、服饰、剧情的热烈讨论,还引起了江苏、山东、安徽多地争抢“琅琊”之名。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12日报道,11月11日,安徽滁州网消息称,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会峰阁”,改名为“琅琊阁”。在网络上流传的“琅琊阁”换匾图片中,琅琊阁三个右起大字,落款竟还写了“苏轼”。而“会峰阁”的匾额则被倒放在墙角,匾额上的漆已经出现了大条的裂痕。《琅琊榜》电视剧中介绍琅琊阁的时候说,“琅琊山顶有一个琅琊阁,琅琊阁每年发布琅琊榜…”9月19日开播之后,南京最先作出反应,通过微...
109件艺术品将在邮轮上拍卖 总估价逾2亿港元(图)2016-12-22
12月28日,澳门中信首届邮轮艺术品拍卖会将在“东方神龙”号邮轮上举槌,109件拍品总估价逾2亿港元,涵盖书画、瓷器、玉器等艺术门类。据介绍,本次拍卖会征集到的重点拍品包括大清乾隆年制款的门彩海水龙纹象耳抱月瓶、雍正年制款的琅彩花纹抱月瓶、大明宣德年制款的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青花釉裹红龙凤纹如意耳扁平、西王赏功钱等。其中一件元青花龙纹花口碟起拍价为50万港元,此碟整器以青花绘制纹饰,盘心绘云龙纹,龙趾爪锋利,釉面温润,青花色泽浓艳,层次清晰,在整体纹饰上体现了元代风格。近年逐渐获得市场关注的高古瓷也是本次拍卖的特色,其中一件拍品为耀州窑刻花瓶,起拍价15万港元。宋耀州窑瓷器素有宋代青瓷刻花之冠...
张江舟水墨艺术展全国巡展收官济南(组图)2013-12-20
开幕式上众嘉宾合影 新浪收藏讯2013年12月17日,“生命•墨语——张江舟水墨艺术展”全国巡展第六站在山东博物馆隆重开幕,开幕式于下午16时举行。这是自2013年4月——10月分别在北京、郑州、南京、广州、西安成功举办后,“生命•墨语——张江舟水墨艺术展”全国巡展的收官之作。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石涛与八大山人:终身未见 情深意切(组图)2017-08-17
齐白石称石涛“下笔谁敢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在艺术上,石涛是一位画家,同时又是甚有品位的书法家,他还是一位造园家。石涛没有为我们留下诗 集,读他的诗,要到石涛同时代朋友的诗文集、清人所编诗歌选集以及石涛画跋中寻找,寻找的确有些不便,但当你读到他的诗后,你就会觉得不虚此行。其诗有 云:“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把卷望江楼,高呼曰子美。一笑水云低,开图幻神髓。”此翁岂作诗,直泻胸中天!石涛又是在中国绘 画史上罕见的思想者,一篇《画语录》,几乎成为中国画学史乃至中国美学史的压卷之作。朱良志所著《石涛研究》,是对石涛的思想、作品和交游等做的综合考察,为理解石涛难懂的画学、变...
契而不舍执着追求--以清纯守望中国画的精神家园2009-06-04
认识著名山水画家孟庆唐是在年前的一次画展会上。当时,他正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的现场采访。我和所有参观画展的观众一样,好奇的围拢上去,认真聆听他所讲的内容。他对画展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并且指着一幅画鸟作品具体进行了精辟点评。从画面的构图到色彩的运用,那讲得简直是头头是道,就是不懂艺术的人听起来,也能够学会许多绘画艺术的知识。说实在的,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有了要采访的想法。事后不久,我通过电话与他取得联系,他盛情邀请我到他家做了一次采访。采访时间虽然仅仅只有一个小时,但我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从他满画室的绘画作品中...
刘育新:尚春绘画之所见所思(组图)2015-01-22
尚春 《春山积翠》97cm×97cm 尚春绘画之所见所思 2014年夏天,我在北戴河度假,一位相交多年的好友对我说:“我引荐你去见一见尚春。”我问:“尚春是谁?”他说:“见了你就知道了。” 于是我就跟着好友去了尚春的画室。 那是一个周末的上午。我们在秦皇岛下车,尚春早在门口等候了。他高高的个子,端正的五官,双目炯炯有神,透露着英俊帅气。朋友介绍之后,我们来到他的画室。那是一个几十平米的画室,十几平米的画案。壁上、案上,甚至地上,到处是完成和未完成的画作。他的画很有特色,深深地吸引了我。朋友催我落座。主人和客人坐的都是“龙椅”。所谓“龙椅”是带水龙头的钢管组成的椅子。主体全部由六分钢管、...
第八届AAC艺术·生态·观察巡展深圳开展(组图)2014-06-27
(图)吉林满族民俗剪纸嬷嬷人寻发展201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