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林之源  

 

  • “盛世典藏——中国当代版画家捐赠作品展”在黑龙江省美术馆开展...2021-03-22

    海报盛世典藏——中国当代版画家捐赠作品展前言黑龙江省美术馆自1962年成立以来近六十年的建馆历程中,汇集了一万六千余件的馆藏精品。这与国内同级别的美术馆馆藏规模相比,当属前列。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国美术馆大发展的时代潮流中,黑龙江省美术馆借助策划各类专业展览、国内外艺术交流、活动宣传推广等工作,进一步拓宽了藏品的入藏途径,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参展并为我馆捐献作品。而黑龙江省美术馆也借此大力提高了馆藏作品类型的丰富性和藏品的学术品质,这也使得我馆在藏品的历史深度与广度上更具延展性。随即而来的发展问题便是如何管理和使用如此丰厚的馆藏资源,这成为我馆面临的新课题。“盛世典藏”系列展览正是黑龙江省美术馆...

  • 2019苏富比春拍中的京津画派佳构(组图)2019-03-25

    二十世纪前半叶,海派融吴门传统之风雅与十里洋场之西化,京津画者则更多沿袭有清文士官员之审美,兼往宋元传统中深入探究。且看今次苏富比春拍中数件京津画派佳构:于非闇笔下鹦鹉概分两类:一得稿于宋徽宗〈五色鹦鹉卷〉,四十年代屡有所出,以春卉为背景,如杏花、玉兰、桃花等,敷色较轻柔清丽,画面气息雅淡,如〈五色鹦鹉〉、〈玉兰鹦鹉〉等。另者实时乐鸟,相同年代亦有数本,源自一九四二年禁苑移养中山公园之故事。于非闇 时乐鸟图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四五年作129 x 61.8 公分估价:HK$5,000,000-7,000,000来源:香港苏富比,一九九○年十一...

  • 说好的拍卖飞了 收藏公司退货款2016-05-05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在线讯 据新安晚报报道,70多岁的合肥市民方晓林(化名),退休后闲在家经常爱看一些收藏类节目,并想找机会做点藏品投资。让方老没想到的是,自己刚一“试水”就被收藏公司以“拍卖”的名义骗去十几万,苦等的“拍卖”却一直没头绪。在法院的调解下,收藏公司最终同意退还10万元。市民:被劝买了藏品2014年的一天,方晓林突然接到某文化收藏公司发来的短信,称“你的手机号码中奖,可以到×××处领取奖品”。方晓林一看地址也不远,合肥市北一环路上某写字楼,就抽空去了一趟。方晓林告诉记者,自己到达收藏公司后,多名工作人员对他进行“洗脑”。11月1日,被工作人员反复劝说后,方晓林购买这家收藏公司推销的...

  • 北京2022年冬奥会残奥会会徽公布 由央美教授设计(组图)2017-12-28

    去年7月31日,北京冬奥组委向全球发出会徽征集的邀约,截至去年11月份一共征集到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徽设计作品4500余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2.2倍。经过一年多的评审,期待已久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残奥会会徽于2017年12月15日晚正式对外发布。据悉,经过中外专家和社会各界代表的精心评选、认真评议,由北京冬奥组委报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和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的认可,最终,由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林存真精心设计的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脱颖而出。两个奥运会会徽同步征集设计,采用同一设计语言,是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同时也是近年来几届奥运会和残奥会,冬奥会和冬残...

  •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汇聚中外艺术之光(图)2022-02-17

    在“双奥之城”北京的五四大街一号,“皇城根遗址”边,坐落着中国唯一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白色中式楼宇,飞扬着层层气派的黄色重檐,檐下匾额题写着:中国美术馆。这里是美的殿堂,以一幅幅大美不言的画作,记录和展示着不因岁月的流逝而褪色的爱与生活。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当下,在北京冬奥会举办之际,这里正进行着以“生命之光”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来自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的573位美术家的707件(组)作品,在此点亮“生命之光”。追·奥林匹克之光体育与艺术融为一体,是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现代奥运先驱顾拜旦说:“体育运动必须创造美,并为美提供机会。它创造美,是因为它创造了活生生的...

  •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组图)2019-03-21

    【艺术简历】李正刚,笔名李墨,号仙林墨子、二弃画痴。1953年生于南京,现为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江苏省对外友好交流协会理事,南京市文联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南京颜真卿书画院顾问,南京云谷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印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特聘画师,中国美协、书协江苏省分会会员,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家。国家高级美术师。曾任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南京文艺界》主编。研习书画艺术50年。师从亚明先生,进修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中国画高研班。李正刚先生先后在北京荣宝斋、国家画院和韩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地参加书画联展与交流展,曾六次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大型书画个展...

  • 转益多师臻化境借古开今知大千(图)2014-01-07

    张大千 张大千(1899—1983) 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吴永强(以下简称吴):林先生,我知道您对张大千素有研究,今天想就一些问题请教。第一个问题是: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上临古功力最强的画家,但他的最终成就仍取径于“借古开今”。那么,照您看...

  • 十竹斋(北京)春拍大幕即将开启,八方艺宝荟聚京城(组图)2021-05-28

    5月27日,十竹斋(北京)202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预展正式启幕,29日正式举槌,展拍地点在北京国际饭店主楼宴会厅。此次2021春拍作为“首届十竹斋艺术季”的重磅活动之一,拍品约1250余件,涵盖中国书画、瓷器杂项、古籍善本、佛教艺术四个门类,分十个专场进行拍卖。预展现场一脉相承——同一藏家作品专场一脉相承专场背后是一群作品来源明晰、实力雄厚、眼光独到的藏家,他们释出部分旧藏,以助春拍艺事。除了体系丰富完整的积书岩藏画和芙蓉轩藏画系列专题外,林风眠的《春柳飞鹭图》和曾国藩的《行书录黄庭坚<题徐巨鱼>四屏》也尤为出色。林风眠(1900~1991)春柳飞鹭图设色纸本镜心52×66cm题识...

  • 《2022年特别推荐当代最具收藏潜力艺术家》——林哨雷(组图...2022-05-12

    原名:林哨雷。笔名:北鹰。1963年出生,鼓浪屿人。1986年先后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国家注册建造师。福州大学工艺美院校友联谊会理事。鼓浪屿文化影像会副会长,艺术总监。张晓寒美术研究会会员。1999年创作的大型【清明上河图】木板烙画代表厦门市政府作为赠送给澳门行政特区的礼物之一。2003参加厦门环岛路【99尊马拉松群雕】设计及规划并于哨雷创立的厦门市都市绿洲艺术工程有限公司承接制作完成。2006年其中两尊由著名艺术家佘国富的雕塑作品被瑞士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收藏(中国艺术家群雕作品首次被国际奥委会收藏)。2010年参加“厝里厝外”当代艺术联展。2012年参加“福州大...

  • 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笔墨风采 林再成(组图)2018-04-12

    林再成作品——林再成书法批评林下惊风两年前我曾对林再成书法作过一段简短评论:学米芾者,代不乏人。如晚明徐渭、王铎等人行书皆从米化出,但侧重点与所得不同。在个性自由、思想多元的社会中,米芾沉着痛快的笔触与欹侧的结体往往契合许多人的心性从而成为重要的取法对象。当代亦复如此,学米者甚多,但有成者鲜少。林再成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位。……林再成科班出身,法度的精准掌握自不在话下,用笔准确果断,结字造型具有铁铸般的雕塑感,显示出非同一般的腕力与笔力,其妙手偶得时,在传统格调的营造上,与古人未遑多让,甚或过之。可以不夸张地说,此类作品已具一流高手气象。另一方面,如果过分的追求精致严谨,把行书当作楷书来写,就有...

  •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意境》唐诗主题画展在河南郑州启幕(组图...2022-04-28

    2022年 4月26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意境》唐诗主题画展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开启首展。展览由北京画友艺术交流中心主办,彩票公益金资助——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 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流传甚广、家喻户晓,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这些优秀的诗作中,更是蕴含着一幅幅奇妙壮美的意境,而诗与画的巧妙结合正是中国画的独特艺术风格。本次展览集中展现一批当代中国画坛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经典性、创新性和传承性,且有一定影响力艺术家的精品力作。这些艺术家以水墨表现形式,深入研究唐诗的历史背景与内涵,领悟古诗意境,挖掘并诠释唐诗中所蕴含的古韵风光,然...

  • 第五届《大家之路——中国画油画展》即将开幕(图)2015-11-13

    此次展览展出了国画家李宝林、叶毓中、范扬、田黎明、杨晓阳、卢禹舜;油画家杨飞云、朝戈、段正渠、焦小健、刘建平、谢东明等名家的精品力作。“大家之路——画展”于2012年举办第一届,该展每年举办一次,及时展示了当代知名艺术家们用心绘画的经典佳作,为普及、推动和繁荣美术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郑满林表示,本次“大家之路”将延续以往的风格,展示的名家作品主要是国画和油画。此次展览力图从不同角度、层面,呈现出画家的艺术思考,作品内涵丰厚、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给各界朋友提供了一个机会去探寻艺术家们创作的广度和深度。也希望通过画展的举办,为国画/油画艺术产业搭建良好的发展交流平台,让“大家之路...

  • 再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人郑锦的艺术造诣2014-07-10

           2002年,美国加州南海艺术中心郑锦艺术研讨会暨遗作展开幕式上,他的外孙汪伦涕泪横流。 “那时的我鲁莽无知,想起外祖父年轻时留学日本,终生以教画、画画为业,但我自己并不习画,不知道外祖父造诣如何。”后来汪伦痛心疾首回忆说,“想到家里有外祖父一些遗作,不妨问问他的学生是否值钱。”他刚一开口赵少昂就正色道:“你外公的画岂可以钱论价!你要是缺钱花,尽管跟我说。”这一幕令他至今无地自容。 其实,汪伦虽然幼年时曾经和郑锦生活过一段时间,但他不知道...

  • 绘画艺术本不必与照相争工2016-02-03

    刘二刚自说自画上世纪六十年代读毛泽东诗《登庐山》有“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后面打的是问号,有的说这是批判虚无主义,有的说是批判唯心主义,有的说不是批判,是赞赏其浪漫主义。我当时想,这些“主义”的概念与我画画有多少实际意义呢?我倒是很想知道这个陶令陶渊明先生。直到1979年,我终于在古籍书店购到了一本中华书局出版的《陶渊明集》,才翻几页,就爱上了这个隐士,说他隐士,其实是他四十岁以后,他已看惯了乱世,“有志不获骋”,岂能为五斗米而折腰,于是拂袖而去,以躬耕自资,以诗酒抒怀,顺其自然。他的诗当时并不为人重视,直到百年后才影响愈来愈大。尤其这篇《桃花源记》,开天辟地,竟发现了这么一个和...

  • 张大千:不会烹饪的吃货不是好艺术家(组图)2015-08-28

    张大千在巴西“八德园”下厨炒菜张大千不仅是一位国画大师,还是一位美食大师,烹饪大师,他还创造了“大千菜”。徐悲鸿在《张大千画集》序中称他说:“能调蜀味,兴酣高谈,往往入厨作美餐待客”。谢稚柳也曾回忆道:“大千的旁出小技是精于烹饪且对客热情,每每亲入厨房做菜奉客……所做‘酸辣鱼汤’喷香扑鼻鲜美之至,让人闻之流涎,难以忘怀。”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张大千《蔬果图》在中国绘画史上,真正懂吃会做的画家只有两位,除了张大千,另一位就是元代的倪瓒。倪瓒是“元四家”之首,字云林,撰写过一部饮食著作《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书中收录了大约有五十种菜肴和面点的制作方法,其中最有名的一道佳肴...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