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女性的权力与艺术:考察慈禧居室空间的内檐装修(组图)

女性的权力与艺术:考察慈禧居室空间的内檐装修(组图)

2020-03-04 14:00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张淑娴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图6:天地一家春烫样内檐装修,故宫博物院古建部藏

三、慈禧太后自我展示的空间:储秀宫  

储秀宫为紫禁城西六宫之一,始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储秀宫初曰寿昌宫,嘉靖十四年(1535)改曰储秀宫。为后妃居住的宫殿,清沿明旧。

“慈禧入宫,自初封兰贵人,即晋封为懿嫔、懿贵妃,俱居储秀宫。”并“生同治于储秀宫”。这为她日后执政晚清奠定基础,因此她对储秀宫有着深厚的感情。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后,居住过养心殿后殿西耳房“平安室”,后移居长春宫,但对储秀宫仍不能忘却。因此,她决定于50寿辰时重新居住到储秀宫去,于光绪十年(1884)九月廿六日“皇太后于长春宫移储秀宫,上龙袍褂,递如意,内府官花衣进如意,有戏,廷臣无礼节。”在此之间的光绪九年开始为了这次移居大肆修缮储秀宫。

光绪九年,慈安已经去世,“孝贞皇后既崩,西太后独当国”,慈禧再也不必受嫡庶的约束;光绪皇帝年岁尚小,又是她一手扶植起来的小皇帝,对她惟命是从。这时已经没有能够与她抗衡的力量,成为真正唯我独尊的女主了,她可以尽情地展示她的愿望,完全按照她的需要和喜好进行改造。

没有改造之前的储秀宫与其它东西六宫一样,由前殿、后殿组成的二进院落,前殿为升座受礼之所,后殿为寝宫。光绪九年改造的储秀宫,并不是在原有的储秀宫基础上加以修改,而是按照咸丰皇帝改造的长春宫为蓝本,将翊坤宫和储秀宫两个院落连接起来,形成了翊坤门、翊坤宫、体和殿、储秀宫、丽景轩相连的四进院落。翊坤宫承担了原来正殿的作用,为“升座受礼之所”。原翊坤宫后殿改为体和殿,并由原寝宫的功能改为储秀宫的外书房和餐厅。储秀宫改为寝宫,起居、休息、睡觉都在这里。储秀宫后殿改称丽景轩,变成慈禧太后看戏的地方。储秀宫区域改造之后,模仿咸丰的长春宫形成以储秀宫为中心的集受贺、就餐、休息、娱乐为一体的生活建筑群,实际上打造的是前朝后寝的模式。储秀宫的改造按照长春宫的模式,就是要比照咸丰皇的规模、格局布置她的宫殿,这在后妃是没有先例的,慈禧修缮储秀宫成为了她向传统、地位挑战的舞台,也是她向人们展示权力的机会。

其次是建筑本体的修缮,翊坤宫、体和殿、储秀宫前檐出廊,所有殿宇房间满錾坎油画见新,头停揭瓦夹陇捉节,储秀宫、翊坤宫更换宝匣。外檐装修全部重新制作。匾额、楹联全部予以更换,新做斗匾、各式花匾以及抱月字对。她甚至扩展到长春宫区域,更换了长春宫区一些殿座的匾额,体元殿东西配殿“怡性轩”、“乐道堂”的以及怡情书史东西配“益寿斋”、“乐志轩”的书卷式匾也都是这次修缮过程中改造的。

再次,这一次的修缮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翊坤宫和储秀宫连通后重新调整各殿座的使用功能,为适应新的使用功能,各殿座室内空间分隔和装修全部予以更换。光绪九年修缮档案的记录与现在原状中的装修基本相符。用碧纱橱、罩背、天然罩、天然栏杆罩、天然八方罩、天然式飞罩、隔断玻璃板墙、炕罩、毗卢帽等装修语汇对室内空间进行再次分割。

储秀宫几乎都是用“花梨木”制作内檐装修,少量采用楠木作为装修材质。

清宫内檐装修一般使用楠木、柏木制作的“楠柏木”装修。清代中期特别是乾隆时期,对于内檐装修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材质越来越名贵,用红木、紫檀、黄花梨等硬木制作装修。清代晚期,迫于经济的原因和紫檀等珍稀木材来源的困难,则以楠木、柏木和一些杂木作为制作内檐装修的材料。

慈禧太后非常追求装修的材质,储秀宫并没有使用清晚期常用的楠柏木制作内檐装修构件,而是几乎全部以花梨木为之,花梨木是硬木的一种,虽没有紫檀、黄花梨珍贵,在当时属较为珍贵的硬木材料,色泽沉着,有紫檀的效果。皇家偏爱紫檀装修和家具,慈禧也不例外,无奈清代晚期紫檀稀缺,只能用花梨替代。由于硬木来源的短缺,又想营造硬木的效果,有些装修采用楠木或其它木材制作,在上面涂紫檀色漆,称为“打紫檀色”,翊坤宫东、西水房、西耳殿添做鸡腿罩顺山床、栏杆罩、后檐床、前檐床、鸡腿罩等,“以上装修板墙俱打紫檀色烫蜡钦此。”翊坤宫前殿添安鸡腿罩、佛柜、佛桌等,“俱做杉木打紫檀色烫蜡。”营造出优质木料紫檀的效果。这种装修上色工艺在同治十二年改造长春宫和重建天地一家春时就已经出现,体元殿后抱厦室内戏台的装修采用“楠木打紫檀”工艺,天地一家春的装修“俱要紫檀色”。慈禧太后喜用硬木材质,即使没用硬木制作装修也要修饰成紫檀的效果。花梨木制作装修在清晚期的清宫仅见储秀宫区域,是为了突出储秀宫的特殊性和其尊贵的地位,显示出装修的高贵。

储秀宫装修种类以碧纱橱、落地花罩、栏杆罩、几腿罩、炕罩为主要的装修种类。

碧纱橱是清代内檐装修中常用的装修构件,一般清代的碧纱橱槅心横披心拼接或雕刻各种纹样,双屉中间夹纱或刺绣、或书画作品或镶嵌玻璃。下部绦环板、裙板雕刻各种图案。槅扇心和横披心由古代简单的直棂而发展到灯笼框、步步锦、冰裂纹以及透雕花纹等各式各样复杂的窗格形式,接触点较多都是为了夹住绢纱并使之平整。储秀宫装修的槅心和横披心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棂条拼接或雕刻夹纱的形式,而是以玻璃代替夹纱而产生的蝙蝠岔角横披心、槅心形式。蝙蝠岔角形式是清晚期出现的槅心形式,玻璃具有透光度好以及不易破损等优势,又由于玻璃使用的增加,原来复杂的槅心形式不但在构造上不需要,而且还妨碍了槅扇的透光度,因而逐渐地被简化,甚至走向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横披和槅心部分都免去了复杂格纹而只在四个角上用蝙蝠岔角以固定玻璃。(图7:储秀宫花梨木镶玻璃臣工书画碧纱橱。)蝙蝠岔角夹玻璃槅扇心形式何时出现的,尚不很明确,不会早于同治晚期,由于长春宫的装修大部分保留了咸丰时期的原状,长春宫的内檐装修槅心还是传统的灯笼框形式。同治晚期的工程中,体元殿后抱厦内安装“厢安洋玻璃隔扇”,圆明园复建工程,天地一家春“中卷进深碧纱橱安玻璃心,加二面天然四季花,”以及图纸和烫样和清夏堂等图样来看,同治晚期的碧纱橱已经采用了夹玻璃的槅心形式。储秀宫区域建筑内的碧纱橱槅心横披心蝙蝠岔角镶玻璃的形式是目前能够确定的实物遗存中所见最早的。慈禧太后非常喜爱的这种框架形式,不仅用在槅心、横披心上,画框、镜框上也常用这样的装饰,“现藏美国哈佛大学佛各美术馆的《慈禧太后肖像》,据说目前四角镶有蝙蝠的巨型木制画框系慈禧赠送给画家的。”由于玻璃在当时尚属较为珍贵的材料,不能做到普遍使用,因此也仅在储秀宫区域的装修中见到蝙蝠岔角镶玻璃横披心、槅心形式。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