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收藏着世界上最丰富的犊皮纸博物画,通过近四个世纪的收藏,犊皮纸博物画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生物的多样性”,《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犊皮纸博物画》一书正是以精致的印制在向这一历史遗产致敬。本文选自该书的《犊皮纸博物画收藏:艺术与科学的交融》一文,澎湃新闻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授权刊发。
卢瓦尔河畔矗立着国王路易十三之弟奥尔良公爵加斯东最喜爱的府邸布卢瓦城堡。17世纪30年代末,堡内耗巨资养护着一座植物园,园内奇花异草荟萃。加斯东亲王本人嗜花,且是个中行家。他提出将这些珍品精准地绘制下来保存,犊皮纸博物画收藏因此诞生。
过去的几个世纪,在自然科学领域,图画比博物学家更重要。后者往往是学究之士,研究的标本非自己获取。因此,为了再现干燥的植物标本及或因光照褪色的鸟类标本的原本面貌,素描或水彩画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自17世纪初,画集数量大增,尤其是植物画册。这些画或绘于犊皮纸上,如1610年让-勒罗伊·德拉布瓦西埃(Jean Le Roy de La Boissière)的画集。它们或是雕刻版画,如皇家花园总管居伊·德·拉布罗斯(Guy de La Brosse)订购,由亚伯拉罕·博斯(Abraham Bosse)绘制的蚀刻版画;亦如被法国科学院认定为亚伯拉罕·博斯、尼古拉·罗贝尔和路易·德·沙蒂永(Louis de Chatillon)合作的著名画集“国王的植物”(Plantes duroi)。这些“花匠”促进了人们对花束及花冠的喜爱。众多留传下来的图画文献往往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总之,这些作品在时间的长河里逐渐成为了一类兼具感性审美和理性科学的艺术形式。
犊皮纸博物画收藏由亲王加斯东开创,由太阳王路易十四沿袭发展。毋庸置疑,它带着“皇家”属性,蕴含两王的缩影。旧制度末期,犊皮纸博物画被放置在红色摩洛哥皮制大画夹内,保存在国王图书馆 。作为珍宝之一,藏品亦会被拿出来向贵客展示。18世纪及至19世纪,不少犊皮纸画师都与宫廷有密切往来。马德莱娜·巴瑟波特(MadeleineBasseporte)为路易十五的女儿授课;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Pierre-Joseph Redouté)是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的陈列室画师,之后成为约瑟芬皇后在马勒梅松(Malmaison)的常客,曾获国王查理十世颁发荣誉勋位勋章,也曾教导王后玛丽-艾米莉(Marie-Amélie)——国王路易-菲利普(Louis-Philippe)的妻子。
自始至终,犊皮纸博物画收藏不仅重视绘画作品的科学性,同时也关注藏品的完整性。除了精美绝伦的画作之外,犊皮纸博物画藏品很早就纳入了五十多幅普通的蘑菇犊皮纸画。这些蘑菇图临摹了1672年去世的多米尼加生物学家巴雷利耶(Barrelier)绘制的素描。此外,藏品还收录了几幅美学以及科学价值仍有争议的佚名犊皮纸博物画以及三十多幅其他作品。后者图中有文字说明:“描绘昆虫及其蜕变过程,均选自宫廷细密画师克洛德·奥布列(Claude Aubriet)自1710年开始绘制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