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AR之于艺术(组图)

AR之于艺术(组图)

2020-05-19 10:22 文章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最近,知名艺术家KAWS与英国艺术工作室Acute Art联合创作了全新AR艺术作品《Expanded Holiday》,并推出限时免费体验——用户下载App便可用将其标志性的Companion人偶摆放在任何手机摄像头捕捉到的场景。此举不但让这位原本就活跃在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再度引发社交媒体话题,更引起艺术圈关于AR将如何改变艺术创作、艺术收藏和艺术传播方式的深入讨论。

AR(Augmented Reality)技术,指的是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这种技术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出现,2016年的手机游戏Pokemon Go则让其广泛为公众所熟悉。如今AR通过与环境互动介入我们的生活,正变得越来流行与灵活,更促发了一些行业的革命性发展。艺术行业便是其中之一。

过去在数字化的过程中,艺术行业似乎总对这些技术保持警惕,如今随着技术打开更多的可能性,美术馆越来越多地将新兴技术运用到展览、教育和娱乐中去。与近期人们广泛讨论的虚拟展厅所运用的VR(Virtual Reality)不同的是,AR技术更注重基于现实场景的建构和交融。世界范围内不少美术馆早在多年前就开始这一技术的应用,通过展览设计、展厅互动体验、品牌合作和社交传播等方式进行实验,这些尝试或许带给我们不少启发。

徜徉在美术馆中,人们为何还要被鼓励拿起手机观看作品?

在美术馆中运用AR技术观赏作品?观众们走进展厅,需要获得的难道不是放下手机沉浸在作品中的状态吗?有研究称,人们在参观美术馆时,平均在一幅作品前停留的时间不超过15秒,而观众通过手机运用AR技术观看作品,其实是以一种玩乐的方式完成了一种当代性的欣赏,让他们愿意在经典作品前逗留更久。

艺术家Alex Mayhew正是出于这一思考,创作了AR艺术作品。2017年加拿大安大略美术馆举办了名为ReBlink的展览,美术馆与艺术家合作,从馆藏中挑选多件作品进行全新的AR创作。观众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下载同名App程序,用摄像镜头对准画作,会发现画作在屏幕上随即呈现动态的效果,更可与人即时互动。

古典的人物在屏幕中呈现出当下日常生活的状态:凡戴克笔下的贵族吃起了速食罐头,传奇女神Marchesa Luisa Casat举起手机与观众玩起了自拍,低头阅读的男子手捧星巴克咖啡、头戴耳机摇头晃脑起来……这一有趣的增强现实体验,将古典人物带进现实场景,即使多少带些对智能设备的嘲讽,但观众依旧乐此不疲,兴趣盎然。

同样运用AR技术赋予作品更多观看方式的还有英国泰特博物馆于2019年推出的特别活动“虚拟之翼”。通过使用Spark AR平台,该博物馆与Facebook共同选择了八件艺术作品,并进行了重新布置。观者通过使用手机的相机扫描激活Spark AR,便可以获得一个新的观看艺术作品的维度。这些被挑选的艺术作品,往往有着不寻常的或者鲜为人知的故事,通过AR技术,画作背后的故事得以重新呈现。

在美国现实主义画家约翰·辛格·萨金特的作品中,观者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流逝,花朵逐渐枯萎、凋谢,光线也收敛起来,整个画面逐渐转入夜晚的效果。英国画家透纳的作品由于在修复之前曾遭到撕毁,观者则可以通过AR技术,用手机对准画作后在屏幕上看到一只猫撕破画布,从画中跳下地板,形象还原了画作被损坏的历史时刻。在 《头像》作品中,观众通过手机看到的不再是一张静态的肖像画,而是带着表情变化、神态鲜活的人物。同时这一项目也可被视为美术馆联合社交媒体的绝佳案例,由熟悉最新传播语言和流行技术的新媒体平台提供技术,美术馆提供相应优质艺术内容,两者相互借力。

这样的视觉语言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双向关系

如果说英国泰特博物馆的AR技术对艺术作品的再现仍然只停留在平面角度,那荷兰的莫里茨皇家美术馆则是真正地再现了一个空间。去年,为了纪念荷兰画家伦勃朗逝世350周年,美术馆联合荷兰设计机构Capitola开发了一款名为“现实中的伦勃朗”的App,通过这个程序,观众在通过一扇拱门后,便将走入《尼古拉斯·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这幅画中,亲临现场,观看这群外科医生们完成这场解剖课。

为了体验感能够达到最真实的状态,美术馆邀请了演员来扮演场景中的角色,并对画中的服装、布置、光线等进行了完整还原。通过数次扫描与建模,这个360度的解剖室空间才得以诞生。“它将观看艺术的方式带入了未来。”对此,莫里茨皇家美术馆的馆长评价道。

在这一项目中,AR技术其实体现的不仅仅是科普的价值,通过这一手段,观众一方面得以极近距离地观看画作细节,另一方面能够选择任何自己希望观看的角度。新技术实现了一种新的视觉语言,更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双向关系。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