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苏东坡相貌几何(组图)

苏东坡相貌几何(组图)

2020-11-13 12:56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煜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苏东坡相貌几何

自北宋开始,历朝历代均有艺术家为苏东坡立像,苏轼的画像,不仅描摹他的相貌,而且具有承载中国传统文人精神和文人风骨的图像学价值,并以此建构起了一种理想的文化人格。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这是林语堂眼中的苏东坡,元气淋漓富有生机,多才多艺广博诙谐,天真淳朴使人敬爱。所以,林语堂说:“我写苏东坡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那么,这个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苏东坡,到底长啥样呢?在中国艺术史中“东坡笠屐图”到底具有怎样的图像学意义呢?值故宫博物院前段时间推出苏东坡大展并引发观展热潮,我们何不借此重回千年前重识这个“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20岁进士及第,但一生仕途坎坷,43岁时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晚年又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因此,病逝前两个月,遇赦北返途中在游历金山寺见到自己的画像时创作了有苏轼第二首“绝命诗”之称的《自题金山画像》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如果说仕途的坎坷带给苏东坡一种“入世”而不得志的悲怆感,那么,这种悲怆感恰恰又凸显出苏轼的坚韧与达观。既因其在诗词书画文方面集其大成,成就高不可攀,又因其数次被贬但心态乐观、淡泊明志的文人精神,所以,自北宋开始,其后的历朝历代均有艺术家为苏东坡立像,其中尤以“东坡笠屐图”为典型的图像表现,这也使得“东坡笠屐图”这一主题的立像创作具有了承载中国传统文人精神和文人风骨的图像学价值,并以此建构起了“苏轼文化人格”的图像范式。

华严长者貌古奇,紫瞳奕奕双眉垂

苏东坡到底长什么样?对这个问题的追问从南宋开始一直持续了近千年。作为苏轼同时期挚友的李公麟,苏轼与其亲密交往长达二十余年,因此,李公麟创作的《扶杖醉坐图》于情于理都还原了苏轼的真实面貌,该作品也被苏轼以及苏轼的学生黄庭坚评价为最像苏轼本人的画像,如黄庭坚所言:“庐州李伯时近作子瞻按藤杖,坐盘石,极似其醉时意态。此纸妙天下,可乞伯时作一子瞻像,吾辈会聚时,开置席上,如见其人,亦一佳事。”所以,李公麟所作的这幅苏东坡像也成为其后图绘苏东坡形象的图像粉本。结合李公麟所创作的《扶杖醉坐图》以及历史上记录苏东坡形象的文献资料可以完整地还原出苏东坡的基本外貌特征。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