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成面目
1.魏碑
赵之谦逐步放弃了颜体而转向了北魏书法。他36岁时为祁季闻书写的楷书自作诗册页,可以看作是他学北魏书体的经典代表。37岁时,他在给胡培系的信函中说:“弟读《艺舟双楫》者五年,愈想愈不是。自来此间,见郑僖伯所书碑,始悟卷锋。见张宛邻书,始悟转折。见邓山人真迹百余种,始悟顿挫。然总不解‘龙跳虎卧’四字,及阎研香来,观其作字,乃大悟横竖波磔诸法。阎氏学此已三十年,其诀甚秘,弟虽以片刻窃之,究嫌骤入。但于目前诸家,可无多让矣。书至此,则于馆阁体大背,弟等已无能为役,不妨各行其是。” 由此可知,赵之谦对自己的艺术之路有着清晰的判断,经过诸多比对,他已决定要走碑学之路。
《艺舟双楫》是赵之谦由颜体转向北魏的理论指导。学习郑道昭,使其领悟到了“卷锋”的笔法;见张宛邻的书法,又开阔了赵之谦的眼界,从中知道了真、隶的互用;邓石如的书法,则使其明白了行笔的顿挫。观赵之谦35岁至40岁前后的作品,其风格初步形成,然而笔力稍显柔弱。如他自己所说:“弟此时始悟通自家作书大病五字,曰:起讫不干净。若除此病,则其中神妙处,有邓、包诸君不能到者,有自家不及知者。” 50岁以后至“人书俱老”之境,直逼南北朝高手,此时,他对自己的书法相当自负,自称:“汉后隋前有此人”。 当然,这种自负其实是一种高度的自信,不仅是因为其对书论的深刻理解,也来自于他书法实践中的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