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中有“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的记载,那么,这座6匹马3辆车的车马坑属于哪种级别?
对此,考古人员表示,常见的车马摆放形式是马车横向排列,每辆车前整齐地摆放着若干马匹,从而能够直观看出“车与马”的对应关系,进而确定车舆规制。
然而,M15王级大墓陪葬车马坑的马车为纵向排列,马车前面的马匹摆放也十分无序,因此难以判断“车与马”的对应关系。对此,马占山表示:“这样的车马摆放形式十分罕见,至少在河洛地区属于首例。”
“车位”经过精心设计
在此前的报道中,我们曾介绍考古人员在“车”区与“马”区的衔接处发现了一些预留的生土(考古学术语,指未经人类扰乱过的原生土壤),这些生土的形状经过巧妙设计,正好能卡住车辆两侧的车轮和车辕,从而起到固定陪葬车辆的作用。
现在看来,巧妙的设计其实并不止这一处——在三驾马车的两侧,各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凹槽,马车的轮毂均卡在凹槽中,得到了很好的固定。不仅如此,这些凹槽的深度设计科学,使得车厢正好得到生土的支撑,避免了随着时光流逝车体发生坍塌。
“这些迹象表明,这座车马坑的‘车位’曾被精心设计过,牡丹应该是保证陪葬品能够尽可能保持完整。”马占山说。
坑内未见戎人丧葬特征
考古人员介绍,与此前清理的3座徐阳墓地陪葬车马坑相比,M15王级大墓陪葬车马坑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这座车马坑中的马匹摆放深度较马车摆放深度更低,车辆摆放方式及殉狗方式都打破了以往的常见形式等。
其中,最重要的不同之处是,这座车马坑中未见具有戎人丧葬文化特征的马、牛、羊头蹄。
在考古学界,头蹄葬、单耳罐等陪葬品,被认为是戎人丧葬文化的典型特征。此前,正是因为此类陪葬品出现在徐阳墓地中,才使得徐阳墓地成为春秋时期“戎人内迁伊洛”事件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