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桌子一盏灯,一坐下来一整天。”是大吴泥塑艺人的真实写照。大吴泥塑的制作工序繁多、步奏讲究,往往需要十天乃至半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但总有一些人,甘愿忍受寂寞,凭着对艺术的执着和热情,挺过寒冬一路坚守。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了非遗传承人吴漫,他在传承父亲手艺的基础上,一直致力于创新,研究如何将传统技法融入到生活中。
黄忠与夏侯渊
毅然放弃在广州的工作
回到家乡跟父亲学大吴泥塑
吴漫大学里学的是艺术设计,毕业后在广州找到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但他却选择了放弃了,回到家乡跟父亲吴维新学泥塑。“回来的契机是随父亲参加2010上海世博会的“广东活动周”的展演活动,可能是盛夏原因,在高强度的活动中显得格外疲惫,之前从没发现原来父亲已经年迈,觉得很有需要回来帮忙,那时打心底这样想,也就义无反顾地回来了。”
吴漫的父亲吴维清是大吴泥塑第25代传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其作品曾获广东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在全国性及省级工艺美术展中获银奖、铜奖多项,还有多套作品分别被中国工艺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收藏,被授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跟父亲学泥塑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难点很多,比如要熟知泥塑人物的体态、掌控泥塑人物的脸部表情、还有最后人物的开脸和彩绘点缀等等,每一项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对技巧的熟练掌握。”吴漫的父亲吴维清特别严厉,“他觉得我的作品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但吴漫发现,只要自己用心去做,父亲对他还是比较认可的,“平时跟父亲在同一个工作室里创作,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很多时候都会一个作品持不同意见而争辩,觉得有道理还是会很欣然接受他的看法,多尝试未必不可,也许会有新火花也说不准。”2018年9月,吴漫在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现场制作融入贴塑技艺的作品《泥之舞》收获奖项,困顿已久的大吴泥塑再次向世人展现别样魅力,父亲吴维清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