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玩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现阶段多数民间机构与产业基金不具备鉴定能力,而国家拥有主要的鉴定队伍和鉴定人才,这就决定了未来完善我国的艺术品鉴定评估体系,需政府牵头,融合社会上的鉴定力量,组成多层次的专业团队。
去年7月,艺术市场观察人士因发表《2.8亿鸡缸杯背后的合法洗钱》一文,质疑知名收藏爱好者、多次拍下亿元“天价”艺术品的企业家刘益谦此前花费2.8亿元拍得鸡缸杯一事不仅存在假拍嫌疑,还涉嫌虚假推高艺术品价格套取银行资金并进行洗钱活动。除“鸡缸杯”外,文章还列举了刘益谦大量天价拍品,囊括《功甫帖》、《砥柱铭》、《松鹰图》等众多轰动一时的拍品,认为它们也存在价格造假嫌疑。该文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
事实上,2010年初以来,我国艺术品市场就频频出现“亿元拍品”,而这些“天价”艺术品交易行为几乎都引发了争议。专家认为,这至少表明许多交易行为存在盲目性、冒险性和非理性特征。专家说,2010年以来,由于大量资金从股市、楼市转入艺术品市场,艺术品价格泡沫不仅在拍卖上集中体现,还在其他艺术渠道上一样展露无遗,“比如各种电视鉴宝节目动辄宣称民间藏品价值百万,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对老百姓刺激性太大,可是造假也很多。”
这位专家说,自己之所以质疑艺术品市场价格泡沫,主要因为这种乱象直接导致画廊等一线市场机构无法正常经营,而且这种行为还潜藏大量的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