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亭晚秋
广美教授陈少珊谈工笔创作:
无论全国美展,还是业界话题,工笔均呈现一片繁荣,“工笔复兴”一说几近成业界共识,然而,这样的现象到底反映出当代工笔创作怎样的文化信息?而近年提倡的 “工匠精神”又将对工笔画创作有何影响?对此,深耕工笔创作多年的广州美院教授陈少珊接受收藏周刊采访时直言:“不可把工笔画种与 匠 字挂钩,有 匠人精神 绝不会匠气。”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梁婉莹
画种并无雅俗之分
收藏周刊:谈谈工笔与写意的关系?
陈少珊:我的工笔花鸟画在媒材上有色彩和水墨二种。2000年之前,以绢本淡彩或重彩为主。2001年之后,多为水墨写花竹禽鸟工笔纸本。至于大写意花鸟,我一直都很喜爱,这几年画得多一些了。
画工笔和画写意并不矛盾,首先必须对“工笔”和“花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工笔”和“写意”这两个名称是约定俗成的,其概念不可用相对范畴来推理,若“工 笔”是勾线晕染,与之相对应的技法是没骨撞水撞粉技法或泼彩。如果把工笔理解为一丝不苟到严谨,那又有哪一幅成功的作品不是殚精竭虑的结果呢?假如说“写 意”是表达画家的精神意绪,“工笔”同样寄托情感与审美理想。因而“工笔”和“写意”只能是相对的大致把握,就风格而言,切不可也不能落实到具体技法。画 种是没有雅俗之分的,绘画技巧也同样,关系不大。决定作品“雅”和“俗 ”主要是画家的审美品味,只有提高审美水平才能做到高雅而不俗气。
收藏周刊:您认为素描学习对国画创作是否必须的?
陈少珊:素描可以解决其他专业的造型问题,但对中国画创作的帮助不大,工笔应强调本民族的造型语言、造型观念,强调记忆默写、强化主观感受的训练。如果说素描与工笔有关系的话,那就是通过了解、拉开距离,强化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