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黄专现象与诔文式纪念模式的盛行

黄专现象与诔文式纪念模式的盛行

2016-08-01 14:26 文章来源:新浪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文/闻松

中国现当代艺术研究者,批评家、策展人、广州美院黄专教授于4月13日辞世,两日内引发微信朋友圈刷屏,几篇不同的帖子阅读率累计几达10万之众。在近期的艺术圈内逝世的人中阅读量与转发率堪称巨大,这是自媒体广泛、快捷的传播力量而使然。然而,诔文式纪念模式的问题多多,引起了我的反思。

对黄专逝世进行大规模刷屏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呢?我们该反思的是一以贯之的诔文式表彰词语的再一次盛行,几乎成了消费名人与谄媚逝者的一种不良现象。近几年,大凡有艺术圈内知名人士去世,都会引起艺术圈内人士装模做样的怀念、不切实际的赞誉与爱心爆棚的刷屏。也不管对其艺术成就或学术思想是否真正了解。甚至不吝用“大师、巨匠、大家、最。。。。。。”等赞词,并打着“逝者为大”的幌子要求舆论的一边倒,竟然成了不能被质疑的另类道德正确的范本。一些不明就里的媒体往往也在其中推波助澜,结果看到稍微有点知名度而去世的几乎都说成了大师。这种把颂扬逝者的诔文当做学术评定的做法非常不客观,貌似颂扬逝者,其实反而是对逝者的不尊重。而黄专本人早在2000年就清醒地指出“国内很多著名批评家其实是表扬家”,并且自谦说他自己不是批评家。

然而,估计绝大多数阅读和转发文章的人中,真正了解黄专学术思想并阅读过他的专著、论文几乎不到十分之一。许多的人连黄专究竟是干什么的,做过哪些工作,他的学术思想是怎么样的等等都几乎一无所知。刷屏某种程度上真可谓是盲目的爱心爆棚。其中知名者如中央美院教师王华祥,他连黄专的一篇论文也没看过,也就是几乎不了解黄专任何的学术历程与思想,就借机大发感怀,也是令人醉了。从另一个角度看,说明了关心、悼念的人群中从众性与盲目性较强。究竟是学术崇高的扩散效应还是艺术批评的魅力所致,就不得而知了。

我与黄专只见过一面,是在2015年浙江大学沈语冰老师主持的一次研讨会上。与之不熟悉,没打过交道。但我比较认真地读过黄专的相关著作,包括他一些关于现当代艺术的其他论文。我觉得他应该是有学术理想和情怀的人,文字功力不错,文章的思想性较强。很显然,黄专文章不同于吕澎和鲁虹等人学术快餐式的论著,至少还有些理想主义。比起其他如皮道坚等被称为“坐台批评家”的人来说,黄专还算洁身自好,未曾大规模介入所谓的“坐台批评”。但是,我看到他论文中的很多观点,不敢苟同,我开始怀疑他的判断力了。后来又居然看到他为王广义、张晓刚等艺术家写文章粉饰,为王广义站台和背书,编著了《视觉政治学:另一个王广义》。王广义这种拷贝自西方波普艺术的“仿作”,在语言上毫无独创性,语义上挪用了一些诸如中国文革时期大批判之类的符号,居然被其赞为“视觉政治学”,不禁令人大跌眼镜。除了王广义,黄专对张晓刚、张培力等人也是极尽赞美之能事,不惜丢掉研究者的客观性原则,为他们进行学术阐述和颂扬。于是我对他的学术操守也产生了质疑。我认为真正有判断力的批评家绝不会如此毫无学术原则。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